轉瞬過後,直到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0年,已經四進四辭的劉基門前迎來了一封會客的文書。
當他的手中握著這封言辭慷慨而滿懷誠意的文書的時候,看著手裡這張字跡有些潦草,龍飛鳳舞之下猶如鬼畫符一般的邀請函,明顯不是真正的文人書寫的文字落在劉基眼裡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丟在了一旁。
信中數次提及的朱升這個好友名字,做為書信中真正的主角,他在心底不止一次的慰問著朱升:你個癟三,你自己不想幹就算了,幹嘛非要拉著大爺下水。
那個窮的要過飯腦門放過電的禿驢是個什麼樣的貨色爺我從來沒有打過交道,更沒想過要打交道,你連通知都不通知我一聲更不徵求一下爺的意見就擅自做主把爺給賣了出去,你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還是不是我的兄弟呢,我們彼此之間約定好的保密協議都飛哪裡去了?
鑑於你對大爺我的恩惠,你最好躲在牛碭山裡面別出來,祈求上蒼保佑別讓我再看見你,否則大爺我見你一次爺我打你一次,見你兩次揍你兩回。
別看爺們是個文人,做為文人的爺一般不欺負人,但是爺欺負起人來就不是個人。
而對於書信中這個略有耳聞的人物,印象中那個有著極佳名號的光頭禿驢,在他從心裡卻是根本瞧之不起的,對於這種猶如莽夫一類的貨色,做為文人的他根本看不上眼。
這個腦袋不會長毛卻只會四處放電的傢伙,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莽夫一般的貨色,是一個比方國珍好不了哪裡去,甚至比他還要混蛋的角色。
讓飽讀詩書的大爺去伺候他們這群毫無教養的暴亂分子,給你們這群只會打打殺殺的草莽當下手,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吧!
讓爺我伺候你們這群混蛋,瞎了他們的狗眼。
所以作為文人首俯的劉基很是乾脆的拒絕了這份盛情邀請。
同時也拒絕了這份邀請函的主人。
這個主人名字叫:朱元璋!
雖然現在的自己已經對執政當朝失望透頂,但是畢竟曾經服務過這個朝廷並視現當代元朝為正統的劉基對於出身草莽的朱元璋從心底是看不起的。
現在元朝統治之下,確實出現了諸如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傑出的人物,但是在劉基看來他們這些人都只是一些造反叛亂的暴動分子,他們就是一群只會興盛一時而流星一閃即滅的烏合之眾。
這群烏合之眾之所以能發展起來的原因,一是因為他們的老大是一個生不怕人死不怕鬼腰滿腸肥心高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更多的則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遇到真正的元朝主力,只要元軍進行大規模的征討,這群烏合之眾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而此時坐鎮金陵的朱元璋在得知好言相請的劉基根本沒有給自己使者孫炎一點點面子,也沒有給自己這位幕後老大一點點顏面,更沒有意思來追隨自己一起共創繁榮的時候,已經手握數萬兵馬的朱元璋肺裡冒煙眼裡冒火。
我頂你肺啊!
爺們我自從造反以來,還沒有哪個癟三敢直接拒絕自己。
你劉基算是第一個。
你牛啊,你劉基牛的沒邊了!
為了你的牛氣,為了宣洩自己心中的怒氣,更為了發揚自己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倔驢脾氣,大爺我決定了,今個兒爺們和你耗上了。
看你是的牛脾氣厲害,還是爺的驢脾氣牛瓣。
在從李善長等文人志士中得知諸葛亮出山尚經歷三顧茅廬的情況下,已經做好長遠準備的朱元璋氣一喘心一橫,手書一封,交到了孫炎的手中。
深知文人清高,文壇泰斗更是不凡的朱元璋在被拒絕一次之後,已經吸取了一次經驗教訓的他迅速改變了戰爭方略,他派出了手中著名的談判專家孫炎前去邀請,與孫炎一同前去的還有朱元璋早已準備好的金銀珠寶。
做為武夫出身的朱元璋堅信,任何一個人在面對著如此龐大的利益相贈面前,是很難之言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