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權交到郭子興手中之後,一個真正的麻煩到來了。
因為在郭子興身後,一群不速之客來到了滁陽城下。
在他們身下,鐵馬彎刀是他們的常備武器,殺氣騰騰是他們的優良品德,破城之後雞犬不留、全部屠城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這種內憂外患之下,稱得上識時務而為之俊傑的朱元璋果斷的選擇的禦敵。
郭子興算個什嘛東西,和磨刀霍霍的元朝大軍來說,他就是條只會蹦躂的小菜,遠不足為懼。
在將滁陽城圍了個水洩不通以後,元軍主將迫不及待的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元軍心裡,他們是不高興的,甚至可以說是憤怒的,原本他們可以在軍營裡吃香的喝辣的,玩骰子泡馬子,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但是就是因為眼前這群刁民,這群膽敢犯上作亂的紅匪,嚴重破壞了他們本該享福的生活。
在他們眼裡,這群人是可恥的,可恨的,是該殺的,該殺之而後快的。
先幹掉這些個頭戴紅巾,猶如跳樑小醜一般的螻蟻們,然後再攻破城去,奪他們的金銀,住他們的房子,睡他們的女人,順帶著殺掉城中所有的百姓。
換句他們的話說,那叫:滿門抄斬,誅滅十族。
最後,連根毛兒都不給他們剩下。
讓你們這群癟三再給我造反。
今天就拿你們這些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祭刀。
給那些還抱有造反心理的刁民,一個徹徹底底的反面教材。
“罕撲,罕撲(進攻,進攻)!”
為幹掉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進攻!
為搶得他們的金銀珠寶進攻!
為睡得他們的女人進攻!
而在滁陽城內,主動交出兵權的朱元璋似乎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名小卒一般,在元軍大舉進攻之時,不畏艱險,主動應敵於戰爭最前沿。
史書上說他是:上每戰不力(上將軍每一戰都不勞辛苦,自己親力親往)。
在這種悍不畏死的表現下,原本戒心重重的郭子興終於放下了自己的戒心。
他開始漸漸相信朱元璋的真心。
這時候我們延續一下上一章的猜測,如果上一章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那朱元璋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外,他還是一名很好的表演家,因為他的種種表現獲得了老丈人郭子興的信任,也消除了郭子興的戒心。
同時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主將身先士卒的抵禦敵軍,也是給自己的軍隊提振士氣,為自己拉攏士兵的內心做足了文章。
在與元軍對敵之時,郭子興要求朱元璋與另外一名大將出城禦敵。
朱元璋欣然同意。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與朱元璋一同出城應敵的大將剛剛出城十步,便被箭矢射中,與此同時的還有他被下破的膽子,慌不擇亂的他匆忙掉頭回城躲避。
這時候出城迎敵的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會怎麼做呢?
他並沒有選擇逃避。
也許在他的眼裡現在的元軍早已非曾經的鐵馬彎刀,眼前這些個耀武揚威的元軍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體,成為了一具具有皮無魂的行屍走肉,一群只會花天酒地的酒囊飯袋。
對於這群廢物,自己根本就沒有必要怕他們。
那個廢物不是跑了麼,跑便跑吧,反正我也沒有指望他,朱元璋只是在心裡給這個混賬東西下達了一個死命令。
一個讓他死的連渣都不剩的命令。
等爺回去了,看我不宰了你個狗日的。
緊了緊握在手裡的長刀,有些黝黑而拉長的臉頰上泛露出縷縷平靜,深邃而黝黑的眸子中閃過道道凌冽的寒光。
雙腿狠夾胯下的駿馬,一聲凌冽的低鳴下,在朱元璋的催促聲中如風一般的衝向了不遠處的敵軍。
雖敵眾我寡,奈吾悍不懼死,又有何懼焉?
讓元軍這些個蠻夷之人也嚐嚐我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