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這群有奶就是孃的混蛋!
下一個目標……橫澗山。
山大王:張知院。
搭檔:繆大亨。
他們共計人馬:七萬人。
在朱元璋跟隨郭子興的時候,就是繆大亨的兩萬人馬和元軍一起圍困的濠州,如果不是因為元軍的無能,現在的繆大亨怕是坐在了彭早住的位置。
嗯,誰也不怪,怪只能怪元軍的無能。
不但沒有幫上自己的忙,還把自己一起落下了水。
這群沒用的廢物點心。
以後一定不再幫他們鬧事了。
在元軍久攻不下濠州而退兵之後,繆大亨就與元軍分道揚鑣,帶領著自己的兩萬人馬轉移到了橫澗山處,跟隨著張知院一起當上了山大王。
可以說,朱元璋能有今天的成就,還得拜繆大亨所賜。
現在這個時候老賬新賬可以一起算了。
在這種思想的薰陶下一向秉持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人生哲學的朱元璋,準備好了一切。
現在這麼好的機會可以說千載難逢,我們的八哥在將隊伍拉練了七天之後,早已安奈不了寂寞的朱元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老人家決定動手。
這是朱元璋自立門戶以後,第一次幹仗,意義非凡。
幾千人馬一個星期的拉練,就等這一戰搏彩頭,這一仗如果不打出彩來,勢必會對以後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所以這一仗只許勝不許敗。
在謀劃好一切行動以後,朱元璋集結人馬,準備動手。
月黑風高之時,朱元璋親自帶隊,在準備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率眾突襲了橫澗山。
按照常理來說,雙方的人馬算是天壤之別。
朱元璋的人馬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出頭。
而張知院和繆大亨的人馬共計要七萬人。
17:1的比例,從人數上比,朱家軍處於絕對劣勢,但是朱元璋半夜動手,搶得先機,而且朱元璋的隊伍經過一週的訓練,戰鬥力也相應提高。
而繆大亨一方,雖然人數有七萬,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兒童和婦女(估計是被押來做壓寨夫人的)。
對於這種連雜牌軍都算不上的土豹子,朱家軍迅速獲得了戰爭主動權,雙方的戰爭僅僅持續了一晚,朱元璋的大軍就攻破了繆大亨的營地。
大亨和他的兒子並沒有逃走,等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強般迅速集結散兵,列陣以待。
這時候的朱元璋是急缺人手的時候,對於這七萬的人馬他本意是想收攏的,而絕非為敵。
朱元璋從根本上也是不想殺繆大亨和張知院的,所以在繆大亨舉兵準備反擊的時候,朱元璋請出了繆大亨的叔叔繆貞前去勸降。
在這種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環境下。
張謬二人也還算識趣,知道自己處於絕對劣勢,死扛到底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很識趣的接受了朱元璋的勸降。
隨後朱元璋命令繆大亨帶領所屬部隊從徵。
從此以後繆大亨為朱元璋多次立功,後被提升為元帥。
在勸降了繆大亨之後,朱元璋開始精簡他的部隊,將他們兩人手中原有的七萬人馬的部隊老弱病殘全部剔除,留下兩萬精兵供自己使用。(降其民兵男奴七萬,得精壯兩萬悉加訓練)。
至此,朱家軍的人馬從四千人一躍達到了兩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