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明,亡國固然有很多原因,但黨爭絕對是其中的罪魁禍首。
葉珣開始之所以扶持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就是不希望朝中再出現黨派之爭。
現在看來,真應了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想要完全避免黨爭,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在朝中雖然沒了東林黨,但以葉珣為中心的遼東一系,已經毫無意外的自成一黨,而朝中那些老派官員,也就自發地抱成一團。
黨派之爭,歷朝歷代都有,為什麼在有的王朝,這種情況並未造成什麼危害,而到了明朝就不行了呢
究其原因,還是制度和用人的問題,這其中的關鍵就兩個字、平衡。
可別看這兩個字說著簡單,真正的做起來可就難了。
李待問回到自己府上,在他的書房中,王寅、趙贏以及禮部侍郎陳演,都御史陳奇瑜等人,早已等候在他的書房中,他不在家,這些人都能進他的書房,顯然這些人都是常客。
一見李待問回來,王寅就第一個忍不住問道:“葉公公怎麼說”
拿下邵輔忠,讓王寅等人再次認識到葉珣的威勢,連帶著在背後提起葉珣的時候,語氣也客氣了許多。
“魏忠賢的事到此為止,以後不要再提了,你們吶以後也都把心思用在朝政上,不要總想著同遼東那幫人爭寵”
李待問有些恨鐵不成鋼似的說道,不過表情卻出賣了他,看得出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都御史陳奇瑜皺著眉頭道:“李大人,現在不是我們要跟他們爭,是他們越來越不把我們當回事,袁應泰就不說了,勉強還能拿得出手,可那兩個呢他們有什麼資格入閣難道僅憑著有葉珣給他們撐腰,長此以往,遼東那些阿貓阿狗的,還不都得被提拔進朝堂啊”
禮部侍郎陳演也附和道:“朝中這麼多官員苦熬多年,難道就不如他們在遼東一年的功績嗎讓人情何以堪”
趙贏冷冷道:“你們有本事對抗葉公公嗎如果沒有的話,就換個話題”
一聽趙贏的話,所有都閉上了嘴巴,是啊這些人的背後是葉珣,葉珣不倒,誰能動搖得了這些人
王寅忽道:“李大人說的對,如果想把遼東那些人比下去,我們就得做出點成績來,只是朝廷官員俸祿太低,李大人在內閣中是不是可以提一下”
李待問一愣,心說大家在研究怎麼對付那些遼東官員,你怎麼把俸祿的事扯出來了。
眼光掃過去,卻見王寅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頓時似有所悟。
李待問原來就是掌管戶部的,他深知國庫中沒有多少銀兩,去歲皇帝大婚又用去不少,而今年的漕銀還得幾個月才能運過來,如果這個時候朝廷因為缺錢而鬧出什麼事來,那張銓這個戶部尚書,是不是就該讓位了
李待問知道葉珣劃拉錢的本事,但張銓若是事事都要去找葉珣,那豈不是太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