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城的街面上恢復往日的熱鬧,一大早,做生意的下板開張,肩膀上挑著擔子的小商小販沿街叫賣,熱氣騰騰的各種小吃也開始賣起來,老百姓彷彿感覺跟沒打過仗一樣,該怎麼樣還是繼續怎麼樣。
安民告示釋出之後,革命新軍果然紀律嚴明秋毫不犯,黃柯下令,除了巡邏部隊外,所有人員不得擅自離開軍營違令將嚴懲不貸。
剛進城的時候,有幾個兵去酒館喝酒沒有給錢,黃柯知道後親自上門道歉,並且當著店家的面對那幾個士兵說:“趕緊賠禮道歉,站在這裡背誦《為兵紀要》,一直背到老闆滿意為止。”
最高長官發了話,幾個兵自然不敢懈怠,他們排成隊站在門口,大聲的背起了《為兵紀要》。
“站在兩邊,把門都堵住了,還讓不讓人家做生意了?”黃柯又對著幾個兵大吼。
幾個兵背誦的更加大聲了,這個場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
黃柯拱手對店老闆說道:“老闆,不好意思,這些兵耍橫吃飯不給錢是我們管教之錯,我代表他們給你賠禮了,這是當天的飯錢。”
老闆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來道歉的是竟然是革命新軍總司令黃柯,聽到之後他不由的豎起大拇指。
靠著這種鋼鐵一般的紀律,隊伍很快就穩定下來,軍裡新招來的人倒是有一些對此感覺不習慣,不過軍令如山,也沒有人膽敢觸犯。
攻下梧州之後,桂軍主力已經損失殆盡,黃柯開始盤算著和滇軍一起圍攻剩下的桂軍,老派的桂軍只剩下在靠近貴州一帶的,黃柯決定快打斬亂麻,將各個派系全都掃平,組編成一支完全聽命於中央排程的國防軍。
打南寧的戰鬥尤為慘烈;在擊潰了陸榮廷後,革命新軍已經佔據了西半部的廣西,餘下的大多是沈鴻英等人佔據,黃柯覺得時不我待,打下梧州後不滿半個月就整編擴充隊伍,揮師直取南寧。
這時候的革命新軍已經有三個軍,近四萬人的兵力,戰鬥力最強的是蔣先云為代軍長的新一軍,這個軍大多數由西關軍校畢業生和廣西子弟組成,執行命令堅決,打仗也是勇猛無比。
蔣先雲原本只是團級軍官,可黃柯知道此人的能耐,在組編新一軍後,破格提拔其為新一軍帶軍人,新2軍和新三軍則是由王茂才、崔武和楊義兵等人領導;收編了大量的桂軍後,巴圖的騎兵隊也擴充到了一千餘人,黃柯當時對他說,“老子現在給你第一騎兵旅編制,等打下黔、貴、滇三省後,你就要把兵力帶到一個師,不然你就下去當馬伕餵馬去。”
巴圖拍了拍胸脯,用蒙古漢子特有的豪爽說道:“司令,我要是能夠擴到一個師怎麼辦?”
“老子給你一個師的編制,你到時候就是師長!”黃柯說的也爽快。
巴圖聽後笑了:“司令,你等著吧。”
大膽用人一直是黃柯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一個毛頭小子在他手裡竟然能夠當營長團長,甚至是參謀部的管,其實只有黃柯自己心裡頭明白,這都是因為他此穿越過來的。
因為知曉這些人的底細,所以用人的時候就特別大膽。
蔣先雲任軍長一開始頗受爭議,可南寧一仗下來就沒有人不服氣了;圍攻南寧的時候,第一軍是主力,蔣先雲率領部隊專攻一處,不在乎一池一地的得失,最終的目的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沈鴻英的兩個軍擺在當面上,蔣先雲帶領部隊集中一點,必須要撕開口子;當天晚上,總攻的命令發起之後,林祚大、胡宗南各率一個團攻擊,他們的下屬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廣西兵,很多都是打下梧州的時候剛剛補充過來的。
可不知道革命新軍給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以前在陸榮廷手裡頭還不怎麼打仗的兵,到了新軍就變成了不怕死的勇士,戰鬥開始之後,烏泱泱隊伍排成散兵線的衝了起來,伴著衝鋒號和子彈,一波又一波,全然不懼敵人工事裡的重機槍,守軍的幾挺水冷的馬克沁重機槍打的水都沒有了,可新軍還是衝鋒。
戰鬥前線,沈鴻英舉起望遠鏡檢視陣地,看過之後他臉色蒼白,他把望遠鏡丟在一邊,有些結巴的說:“媽的,這群人簡直瘋了!”
打下南寧之後,新一軍從戰俘中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這是黃柯的要求,叫做就地取材,他知道廣西兵能吃苦,也能打仗,就是放在軍閥手裡頭沒有用好罷了。
不過不願意打仗的也不強求,發塊大洋打發回家,那些回家的老兵幾十年後談論起南寧之戰仍舊心有餘悸,說黃柯的隊伍跟中了魔咒一般,打起仗來嗷嗷叫的不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