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時明軍還沒有奔赴戰場,但在整個局勢上,明軍已經卡住了脈搏,接下來,就是小火燉兔子慢慢熬了。
“元慶,安州雖然大河阻攔,但此時天寒地凍,幾乎無險可守,咱們的營地,勢必要好好安排!”
陳忠畢竟是宿將,跟李元慶並肩作戰多年,他很清晰李元慶佈局中最關鍵的核心,那便是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支點,讓狗韃子無法突破。
李元慶點頭道:“營地之事不容怠慢,我心中已經有了個簡單規劃,具體如何,咱們弟兄商議後再決定不遲!”
李元慶說著,取出地圖,拿起一支簡易炭筆,開始在地圖上畫起來。
張攀和陳~良策忙快步圍過來。
這也是李元慶讓張攀、陳~良策,也包括陳忠,這些老弟兄們最舒服的地方。
即便此時陳忠也與李元慶一樣,貴為總兵,但其實弟兄們心裡都明白,李元慶才是大帥,才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
但李元慶卻從不搞‘一言堂’,即便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卻也總是要聽聽兄弟們的想法,尤其是在軍事方面,哪怕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呢,李元慶卻都要先與兄弟們交換個意見,聽聽兄弟們的想法。
眾人都是宿將,在安排營地防守方面,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分歧意見,很快,四人便達成了一致。
依照安州城為依託,陳忠部居北,卡住江頭,張攀和陳~良策居中,李元慶部居南。
四部相互依託,呈‘梯形’,互為犄角,拱衛背後的平原。
按照道理,應該是李元慶部長生營的兒郎們,居於陳忠的位置,卡住要塞核心的。
但此時,李元慶部的後續主力,還沒有趕過來,還得兩三天的時間,四人中,陳忠部最為兵強馬壯,此時,即便沒有後金主力過來騷擾,但佈局上,還是要嚴陣以待。
陳忠自是要接下這個重任了。
安排完了佈局,四人馬上令親兵開始招呼各部將領實施,四人則就一些剩餘細節,繼續商討,交換意見。
到了此時這般態勢,對於明軍而言,糧草已經不成問題,包括餵養戰馬的幹豆,也是很充裕,但乾草,卻不多,這就意味著,明軍的戰馬,不可能長久作戰,好鋼必須要用在刀刃上。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便是薪柴不足。
尤其是此時正值寒冬,這簡直比沒有糧食還要恐怖。
好在此時安州附近,生態環境也沒有遭到太嚴重的破壞,老林子很多,四人決議,明日開始,將派遣大量輔兵,在周圍砍伐薪柴。
一切商議完畢,四人吃飽了晚飯,各自去督促各部執行。
李元慶來到帳外的江畔,點燃了一顆雪茄,看向冰冷的大寧江,心中一時也是感概萬千。
當年,他去北地偷襲時,只有區區幾千人,處處都要提心吊膽,絕不敢犯哪怕半點錯誤。
但此時,雛鷹已經長成雄鷹,有陳忠三人的依附,李元慶的實力已經空前的強大,哪怕是毛文龍和東江本部呢,在此時也只能甘拜下風!
未來,還真是值得期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