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
驍捷軍全軍發動,範卓遠親率中路八萬大軍南下,直逼汴梁而去。
汴梁,也就是開封府,周圍皆是平原,無險可守,且位於黃河懸河之下。
即便城池高大厚重,鑄有百門重炮守護,只要肯狠心掘垮黃河,以河衝城,也可破之。
當然此法過於傷天和,且損傷的皆是自家百姓,範卓遠必然不會取用。
如今他八萬大軍,三萬驍捷軍主力能騎戰也能步戰,一人雙馬,五萬府兵皆為步兵,卻也甲械精良、士氣高昂。
軍中攜帶攻城重炮多達百門,野戰虎蹲炮達兩百餘座。
甚至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範卓遠還令來自汴梁的工匠以鍛造之法打造出了一支規模達千人的火繩槍部隊,與炮兵一起統稱為神機營。
這些火繩槍用的非是明朝的鳥銃,而是槍管縮短,但是口徑加大,注重威力而不注重射程與精準的粗火銃。
面對著甲率極高的宋軍部隊,當然威力應對是放在首要位置的。
這支千人部隊也才整訓半年多時間,訓練時使用的是定裝火藥技術,一分鐘可發射兩次,速度奇慢,完全比不上這個時代的弓弩手。
然而範卓遠卻力排眾議,依舊大力進行發展,他知道這才是未來戰爭的趨勢。
這個時代的弓弩威力雖大,不過面對重甲殺傷力已經十分有限,要在遠距離造成破甲打擊,還得藉助火器。
最關鍵的是火器部隊易於打造,只要有兵器,三個月就能練出一支能戰部隊,實在非常適合府兵這個半兵半農的體系。
大軍出征,先在黃河北岸與折可求四萬西軍交戰,三萬驍捷軍鐵騎踏出,四萬西軍當場崩潰,除逃跑之人,大部當眾投降。
折可求本人亦被範卓遠親手擒拿,暫囚軍中。
強渡黃河,再遭張叔夜率領五萬團練義軍據險阻擊,然而防禦工事卻被範卓遠麾下府兵以重炮轟擊半日,便盡數摧垮。
五萬團練義軍在數輪箭雨槍炮輪射下,轟然崩潰。
範卓遠力勸張叔夜投降,張叔夜卻自蹈黃河自盡。
對此範卓遠什麼也沒說,一聲令下,全軍渡河,接下來一路再沒有遇到任何阻攔,成功到達汴梁城下。
這座大宋東京,內部縱然人口眾多,器械齊備,然而在範卓遠面前實已如囊中之物。
箭射勸降信於城內,宗澤卻當面焚之,以堅定全城作戰意志。
範卓遠遙望城頭上那位歷史中的名臣,什麼也沒說,既然是敵人,就沒有留手可言,當即下令佈置攻城陣地。
騎兵巡遊城外,阻止任何援軍前往支援,徹底將汴京封鎖,使其成為孤城。
汴京城防完備而堅固,要想強攻自然會付出極大傷亡,那兩百餘座火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密度,皆非驍捷軍所能比。
但是攻城以攻心為上,且孤城難守,隨時出現在城池周圍的騎兵,再加上驍捷軍正在打造的種種攻城器械,無不給城內守軍以巨大的心理壓力。
如今的大宋,可不像歷史上南渡的那個偏安王朝。
歷史上南宋之初有四大名將,可如今四大名將之中最富盛名與實力的兩位:岳飛和韓世忠都在驍捷軍中效力。
長腿將軍劉光世早已被幹掉,只剩一個貪財將軍張俊與宗澤留守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