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時間很快就到了下午。
小會的地點是在乙字苑十五號。
陳符走進後院的時候,裡面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然而站在最中心的卻不是司馬申,而是另有其人。
那人身材高大,面容冷峻,顴骨高高隆起。
陳符想起這人的身份後,立刻對其站在場中心不再意外。
“原來是素有‘武痴’之名的霍真,沒想到他也來了。”
霍真就是他學習青龍乙木功時列舉的“兩位天才”之一。
並且他還有武痴的名號,只是不知為何沒去除魔堂這樣武痴成堆的地方。
反而是選擇了在藥堂這樣與世無爭的地方待了下來。
陳符驚訝的原因,是他了解到霍真已經將武道練至了第三命。
沒想到就連他這樣的人物,居然也沒能練成青龍勁。
後來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人,裡面不少都是陳符有印象之人。
這些都是陳符認為資質和表現不錯的弟子。
沒想到居然一個都沒能練成青龍勁。
看來徐道元所說的只有兩三人能練成倒是有些過於保守了。
小會的形式類似學習會,自然是由弟子分別宣講心得。
不過前幾人講述心得的時候,大部分人都顯得興致缺缺。
畢竟講的不過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甚至還不如他們自己的感悟。
“果然,不少人不是來交流心得的,而是來打探情報的。”
陳符注意到有不少人,其實就在拿著之前之人的宣講換個方式重複。
這未免有故意藏私的嫌疑,或者說他們就是在藏私。
“我還以為來這小會能有什麼收穫。”他嘆了口氣。
然而他剛剛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感覺場中氣氛一變。
原本已經快要死寂的空氣,隨著霍真的開口而重新活躍。
“我對於青龍勁的理解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發、受、纏。”
“所謂的發,便是將全身的經歷凝聚到一起打出去。”
“道師當日演練的青龍勁就是使用的此種技巧。”
“而所謂的受,則是在受擊的一瞬間將對方的力量分散至全身。”
“受比發來的更加艱難,然而我要說的重點卻不是受。”
“而是最後的關鍵一點,也就是所謂的‘纏’!”
霍真的遣詞造句不算差,但是他說話起來腔調冷硬。
光是凝聚自己的注意力聽他講話,便是一種折磨。
然而在場之人都豎起了耳朵,一句話也不敢錯過。
尤其是之前聽到“受”和“發”興致缺缺之人,此刻都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