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兩日,謝琰那邊果然有了動靜。
他本就是奉旨領兵前來,軍需是備足了的。即便如此,駐紮丹徒的這些時日卻也沒有閒著。除了一直在練兵,私下裡也有招兵買馬。
因劉裕在軍中受罰捱了棍打,天錦原想派關三爺前去送藥。又因關三爺的形象氣質太過招搖,乾脆請了程玉瑩派人代為送之。
只是劉裕卻並不知情……
三十軍棍對劉裕來說,不算是重刑。戰事在即,又有劉敬宣暗中照顧著,其實並未傷到根本。表面看上去是打得慘不人睹,不過就是皮外之傷罷了。不過,躺在床上裝裝樣子還是要的。
天錦送去的都是良藥,三兩日的功夫,他便已經活蹦亂跳下地了。
這事傳到劉牢之耳中,自然又惹得他十分不滿。可人也已經罰過了,又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暗下里憋著火氣。
是以,王凝之上門商量合圍之計,私下裡卻刻意在劉牢之面前提起劉裕時,劉牢之心裡雖然存疑,卻順水推舟的,就爽快答應了讓劉裕來做卒前先鋒。
卻原來,浣風樓劉該之亂,雖然壓著捂著。可這訊息卻還是免不了被洩漏了出去。加上王家早早就收到謝琰帶兵前來清剿孫恩之事,卻見他駐紮在丹徒遲遲沒有動作。
作為謝氏長女謝道韞總要問上一問,偏偏謝琰回信裡說支支吾吾,語意不清。謝道韞何時聰慧之人,立即就感覺到事情有所蹊蹺。
故而暗中派人前往丹徒查探。
豈料這一查,卻叫她勃然大怒。
“這對狗男女居然還敢活得這般招搖過市,不殺了他們,難慰我六叔在天之靈!”
隔日,王凝之就收到了她的信。
謝道韞給他的信中,要求他暗中設計拖動孫恩,讓謝琰,劉牢之配合他圍剿,藉機除去劉裕和天錦……怕王凝之不肯,又在信中言明六叔謝石的死,與這二人關甚大。
請他一定要給謝石報仇。
琅邪王氏和陳郡謝氏原是南朝兩大門閥,謝安任丞相之時,謝家的風頭一直是輾壓著王家。兩家雖是姻親,卻也暗中較著勁。
可謝安一死,王家卻也沒有討到什麼好。沒了謝家的牽制,司馬皇氏對王家也忌憚了起來。尤其是司馬元顯取代他爹司馬道子把持朝中大權之後……王凝之想到父親王羲之的告誡他安守本份,低調行事,心裡多少是有些不服的。
他父親王羲之乃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之銜。早年從衛夫人衛爍學書,習得是衛夫人以釧繇之法,而演練的書風法門,今來已是脫新而出,大有作為。
永和九年時,更是攜同謝安等人於蘭亭修契,賦以《蘭亭序》,令人歎為觀止,聲名大作。
王凝之排行老二,並非家中長子。在這樣一個出色的父親光環之下,不及兄長受重視也就罷了。偏生其它的幾個兄弟之中,他也不甚出彩,而他的妻子,謝道韞又是謝家長女,素有才女之名。嫁給他時,本就有些不太情願,若非是謝安保的謀,恐怕也不會下嫁給他。
況且,妻子與幼弟王獻之之間的風言風語,也不是空穴來風。
是以,王凝之從來就活得不夠自信。
眼下孫恩起事,得朝廷重視並派兵來清剿,又恰恰在他的地界上,他當然是十分願意抓住這個機會,立下大功。
因此,他王凝之才會這般慎重,親自跑到丹徒與謝琰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