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國內軍方對於擺脫蘇制武器的願望是頗為強烈的,不過完全將蘇制武器換成西方制式武器的成本太貴了,也沒有那個必要。
楊傑的意思是利用好二毛國內的這些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利用之前的技術底子設計出新的武器平臺,這個是二毛國內最大的優勢。
對於包括主戰坦克這些武器裝備設計師來說經驗是最寶貴的,這種職位非常強調經驗,越老越金貴,而蘭克烏國內擁有眾多的設計局,而且還有著一大批這樣的國寶級的設計師。
別的不說,二毛國內主導主戰坦克、步兵裝甲車研發的總設計師現在也只要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另外為這些工廠添置先進的裝置和改進工藝和質量檢測標準對於華興科技集團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幾年之內就能將這些裝備的質量和效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其實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本身和國內的眾多製造企業就能在幾年之內為這邊的工廠提供絕大部分的零配件。
而這邊的工廠和技術團隊需要完成的是整體設計和各個系統的整合,這個才是楊傑最真實的想法,也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辦法。
差不多耗時幾天時間,華興防務集團公司也是和二毛軍方和官府方面完成了內部的談判,甚至連新公司的名字都給起好了,並且起草了合同檔案。
這家新的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基輔,並且按照楊傑的意思會將原先數百家的軍工企業進行重組整合,將散落在各地的工廠透過搬遷的方式集中在一起,並且會對研發設計和生產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徹底的改革。
對此蘭克烏官府和軍方方面都是同意了下來,畢竟華興防務集團公司在國際上是一流的軍工企業,讓這樣的企業集團公司來帶領蘭克烏國內的軍工企業集團公司走上正軌是非常讓人放心的。
按照華興防務集團公司提出來的整改方案,原先數百家國防企業這次縮減到了一百多家公司,由事飛機、導彈、艦艇、裝甲車輛、彈藥、無線電通訊及其他型別武器裝備製造和出口的公司組成。
因為最基礎的鋼鐵產業現在之前已經被寡頭給瓜分掉了,而且快二十年時間裡面都是沒有進行產業技術升級,這些私營鋼廠已經沒辦法再提供高品質的鋼材了。
楊傑也是決定重新為蘭克烏國防工業集團公司建造一座先進的冶金廠,生產高品質的鋼材滿足蘭克烏國防工業集團公司旗下各個企業工廠生產武器裝備的使用需要。
其實現在蘭克烏經過十多年的折騰,現在國內連裝甲鋼和火炮以及炮彈的鋼材都沒辦法生產了。
之前蘭克烏生產的主戰坦克使用蘇修時期剩餘的車體和炮塔進行組裝也引來了這些寡頭旗下的鋼鐵企業的不滿,透過一連串明裡暗裡的交易和遊說,竟然讓軍工企業使用使用外國裝甲鋼改善裝甲車質量的做法被定義為“非法”。
不過這次霍曉天入局蘭克烏政局後將蘭克烏的國防軍工企業集團公司讓楊傑接盤,兩人自然是不會鳥這些的。
這次霍曉天讓楊傑來接手這些國防企業就是要將打破國內這些寡頭長期以來對這個國家國防工業的嚴重破壞。
在此之前,這些寡頭所做的事情都是將國防訂單當成了自己的錢袋子,逼著這些軍工企業集團使用自己旗下的產品,至於這些軍工廠的死活和這個國家的軍方能否得到好的裝備卻是沒有一個人關心的。
霍曉天對此也是十分清楚,這才找楊傑來接手這些遺留下來的國防企業,畢竟他開始掌握這個國家的政局後也是希望這個國家國內的軍隊擁有非常完整武器產品供應能力來保證自身的安全。
而楊傑也是想透過這個方式來為華興防務集團公司補上之前缺失的產品線,算是各取所需。
在這方面,楊傑跟霍曉天也是交換了很多的想法,兩人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今後的幾年時間裡面斬斷國內這些寡頭伸向蘭克烏國內軍工企業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