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美國之允許華夏國進口0.35微米的晶圓廠裝置,但是華晶現在已經掌握了0.35微米的製程工藝,而且華越電子公司跟中晶微光是產能基本上被華興科技集團公司給擠佔了,國內的公司也只能將將訂單交給華晶來完成,今年上半年華晶集團公司就創收40多億,相比幾年之前虧損經營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相比較而言,華晶集團公司跟中晶微和華越電子公司的營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主要是兩家公司生產的全都是高階晶片,華越電子公司現在去年的營收接近了兩百億,中晶微也是一百六十多億,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高層對華晶集團公司的營收卻是十分滿意,也是有著如此亮眼的成績,高層更是堅定了發展半導體的信心。
如果換成是幾年之前,中晶微要是投產如此先進的晶圓廠,有可能連楊子光主席都會過來視察,不過這幾年國內在半導體上捷報頻傳,高層對此已經變得習以為常了,再加上楊傑也不想搞得興師動眾,所以也沒有向中央和楚北省和洪湖市彙報。
眾人來到了公司的辦公樓裡面的會議室,楊傑也是問起了何玉光跟席海清在研發上的細節問題。
何玉光目前正在全力以赴攻關雙工件臺智慧聯動鏡頭像場精密校準系統,他也是詳細地址說了很多技術上碰到的難點,席海清研製的刻蝕機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難題。
瑞星科技公司採用可見光與紫外雙光譜探測方法來檢測電暈訊號的存在並對其進行定位,為了實現非常精準的曝光對焦,公司也是召集了人手研發了電暈探測系統紫外對焦控制模組,為了攻克對焦的雙閉環控制過程及其軟硬體實現方法,楊傑之前也是提供了一些演算法,倒是幫助技術團隊找到了對焦控制過程中誤差產生的原因,減小紫外對焦系統的對焦誤差,使紫外相機像面始終處於焦深之內。
不過現在在測試的過程中光刻機執行時間久了還是出現了對焦成功率下降的原因,現在何玉光也是為這個事情抓狂不已。
“你們有沒有想過是熱敏電阻元器件的問題?”楊傑開口說道:“剛才何總說是溫度升高後精度下降,有很大的原因是跟光刻機缺少高精度的溫度測量和控制溫度的穩定的系統,想必是熱敏電阻在溫度升高後出現了恆流源不穩定、電壓偏移的情況,造成了精度下降。”
何玉光眼中頓時閃過亮光:“對呀,我怎麼沒想到?!”
楊傑笑了笑:“我也是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何總回去後讓提供熱敏電阻的國內廠商讓他們生產抗干擾能力和效能穩定的熱敏電阻,並讓他們提供高精度的溫度測量系統,選用合理的數學模型跟熱值處理方法。”
楊傑也不會越俎代庖,他知道這兩位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有些技術只是提供一個想法他們就茅塞頓開了,剩下的東西只是一個不停驗證不停改進的過程,並不需要他太過操心。
不過讓他感到驚喜的是在機床研究所的幫助下,刻蝕機裝置的進展非常大。
這也難怪,刻蝕機的難度比起光刻機的難度還是要小一些的。
因為席海清在射頻電源上有著極深的造詣,這幾年在射頻電源自動匹配器的演算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龍芯半導體公司兩年多之前從清華大學得到cmos影象感測器後也是組織了技術團隊在這上面進行技術攻關,並且透過日本的研發中心找到了這方面的專家加入了團隊,影象感測器技術上也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刻蝕機上面就搭載了高解析度的感測器,極大地提高了刻蝕機的精度。
楊傑也是好生地勉勵了這兩位專家跟技術團隊一番。
“雖然光刻機跟刻蝕機這些裝置全世界的份額不是很大,但是卻是重中之重,為了激勵大家努力工作,總公司這邊會考慮在國內能夠提供絕大部分的配件後將瑞星科技公司獨立出去,到時候再給大家分配股權。”楊傑說道。
楊傑這幾年往瑞星科技公司裡面一直在砸錢搞研發,至少砸進去了幾十億,現在研發人員已經增加到了接近兩千名,現在的瑞星科技公司其實一直都在虧損狀態,上次拆分的時候他就沒有讓瑞星科技公司成為子公司。
他要等到瑞星科技公司熬到國內的配套產業鏈起來後才會讓瑞星開始殺入到國際市場上去,雖然這段時間可能長達六七年,這中間也許還要砸進去兩百億都不止,但是現在的華興科技集團還是能支撐得住的。
《完本神站》網址: 一個非常好的完本書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