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治標之法,服藥之後讓你夫人助你行氣,藥效發散得快些,效果會更好。”洪信大師叮囑道。
想起在姜州時欣菲替自己療傷真氣受損,既然回了京不妨讓石頭也幫忙,再不行就掏錢請龍衛的供奉,總之對江安義來說用錢能做得到的事不算大事。
小心地將藥方摺好揣入懷中,江安義隨口問道:“既有治標之法,不知可有治本之法。”
洪信大師默然無語,江安義原本是信口追問,但見洪信大師這副模樣,莫非真有什麼辦法?江安義趕緊追問道:“大師,若有治本之法還望告知,就算花再多的錢江某也願意。”
“安義,你著相了,世間事並非都可以用錢來解決。”洪信大師眼中露出寒意,金剛怒目,當頭棒喝。江安義一驚,慚然合十道:
“大師教訓得是,江某慚愧,利慾薰心,忘乎所以。”
洪信大師嘆道:“官場修行越發要把持住本心,當年靈秀大師有謁: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江安義猛然憶起,初見廣明大師時大師也曾念過此謁,還唸了首“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心性常清淨,何處染塵埃”,勸自己要清心靜氣,莫染塵埃。廣明大師已逝,自己卻是滿身塵埃。
雙掌合十,江安義默唸心經,既思念廣明大師也拂掃身上的塵埃。良久,洪信大師道:“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安義你身具慧根,切不可迷失本心。”
“你問治本之法,確實有,是百年前我寺高僧慧通大師研討度雲大師的這冊抄本後留下的推測,並未載於書中,我也是聽廣明師叔在一次閒談中提及。”
江安義的心又提了起來,在能恢復自己真氣正常的辦法面前什麼平常心也保持不住了。
洪信大師道:“安義可知三丹田和三關?”
這些年江安義跟著欣菲學習內家常識,當然知道三丹田是指生宮(精舍,小腹)、絳宮(神舍,心)、泥丸(氣舍、腦),三關則指腦後御風玉枕關,身中夾脊轆轤關,水火之際尾閭關。至明真人曾傳給江安義一道真訣:意守少腹育元丹,丹爐火熾闖三關,煉精化氣上崑崙,絳宮溫養神虛幻。
見江安義點頭,洪信大師繼續道:“要想迅速恢復真氣,需大能者往你體內灌注真氣,貫通任督二脈,一氣衝三關,聯通三丹田,直達混元至境,踏入煉虛合道之境。”
江安義臉上現出苦笑,難怪洪信大師說用錢買不到,能替自己貫通任督二脈直達煉虛合道的高手這世間不知有沒有,即使有恐怕也一心追求踏破虛空合道飛昇,哪會損耗真氣替自己療傷,這個辦法有同於無。
從藏經閣出來,會齊家人。欣菲關切地問:“江郎,洪信大師可有辦法?”
江安義無精打采地道:“大師寫了個藥方,讓我服藥運氣,回去試過後再說。”
洪信大師的藥方果然有用,服藥後欣菲幫著江安義運氣調息,感覺氣流更為充盈了些。江安義閉目內視,真氣如霧絲絲縷縷從經脈發散,下丹田的積蓄幾無變化。嘆了口氣,做詞臣也好,至少天子喜歡,至於那個治本的辦法,還是不要夢想的好。
過了幾日,洛懷王派人請他過府敘話。有過同往姜州的經歷,江安義和洛懷王變得熟識起來,不過江安義還從未去過洛懷王府。
莊松偉在府門前迎候,邊領著江安義往裡走邊道:“王爺請安義來是因為昨日楚安王向萬歲呈奏了一封《請罷職田疏》,此疏乃是清田司令史潘和義所獻,萬歲對王爺提及,王爺想問問安義潘和義是怎麼回事?為何透過楚安王獻策?”
江安義心中一緊,自己不願看到的情形還是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