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樣板戲,是張浩結合後世看過的一部電影,加上自己和一些戰士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
這個節目以狗剩為視角。
講述了抗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此後的歲月裡,這個節目經過多次改編,後面更是被拍成電影,在全國範圍內上映。
再加上其第一部樣板戲的名頭,在此後的歲月裡,可謂是經久不衰。
而因為這個節目的廣為流傳,讓八路軍的名聲,也是又上了一層樓。
很快,這部名為《狗剩》的樣板戲,便是在八路軍的轄區內,大範圍的開始了演出,甚至在國府的防區也是開始演出。
而冀西軍區文工團的大名,藉著這股東風,也是越發的響亮了。
甚至於,冀西軍區文工團,在給冀西軍區下屬各部隊演出完畢後,先後又去到了晉察冀軍區,總部演出。
並且受到了總部首長的高度讚揚。
從1940年12月初,文工團一直表演到12月份。
文工團也從最初的三支演出隊,擴充成了十幾支演出隊。
說實在的,連續表演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的表演,冀西軍區文工團的這些演員們,也是一下子也是成了整個八路軍炙手可熱的明星人物了。
尤其是在演出中表演鬼子大隊長的陳強,更是被全八路軍的幹部戰士們恨得牙癢癢。
最開始表演的時候,張浩沒想起來戰士們帶武器的事情,陳強要不是反應快,看到下面的戰士拿起了武器,趕緊就跑下了臺,還差點中槍了。
也是從這以後,各個觀看錶演的部隊,在看演出的時候,都不準帶武器。
可好幾次陳強還是被下面群情激憤的戰士和群眾們拿石頭之類的給砸傷了。
但就算是這樣,陳強也是不忘初心,堅持演出,並受到了總部首長的一致好評。
實際上,要不是發生了一件大事,文工團還要繼續演出下去的。
只是,,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也讓張浩大為憤怒的事情。
皖南事變提前發生了。
早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結束後,因為受到了八路軍戰果的刺激,9月26日,何英青、白重洗以國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的名義,向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新四軍的葉軍長髮出電令。
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等部隊,於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
總指揮等總部首長,於10月11日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荒謬命令和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誣衊,同時為了顧全抗日大局,表示可以將皖南新四軍移到長江以北,但要等到華北地區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結束以後。
12月13日,隨著百團大戰結束,新四軍軍部所屬部隊9000餘人奉命開始北移,部隊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向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