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鬼跟隨妄真,來到西城樓一看,果然西方鬼帝照文和,端坐城樓點將臺之上,中央一個祭壇,四面八方插滿了青色的人鬼族旗號,水軍統領章亥站在城樓之下,身後一群群佇列整齊的戌陰鬼卒,全是水兵打扮,抬頭注視西門城樓,神情嚴肅而莊嚴,一片蕭殺之氣。
西方鬼帝照文和,玉帶蟒袍,氣度不凡,一見大禹眾人到來,連忙起身,說道:“禹王終於再降當世,蒼生有救,本君甚為歡喜,請禹王上座!”命人在自己下首又放了個座椅,讓出中間的王座留給大禹,自己坐到下首。
大禹將手一擺,說道:“帝君不必客氣,請容我察看敵情要緊!”和鬼帝照文和一起攜手登上高高的祭壇,抬目遠眺。
只見嶓冢山西面蒼茫大海之上,波濤翻滾,巨浪滔天。忘川河水穿過整座嶓冢山,奔流不息,急速匯入到滄浪海之中,使得海平面加速上升,已經淹沒了嶓冢山西嶺山體四分之一。
天邊的海平面上,此時可以看到密密麻麻有無數水妖浮出海面,群妖簇擁著一片青光,從海面一直射到半空。
那青光中懸著一個身穿青色道袍的兇惡道人,面如藍靛,赤發獠牙,身高一丈七八,凜凜威風,二目兇光冒出,坐金睛五雲駝,手中使一尺三寸金光銼。
禹王雙目精光四射,隔得雖遠,但看了個清清楚楚,見並不是自己猜測的那個人,問身邊鬼帝照文和道:“帝君可認識此人?本王沉睡了兩千年,不知道這三界之中又多出了哪些厲害的鬼神?”
西方鬼帝照文和也定睛看了半天,道:“看此人相貌,似乎便是那天界的水府星君,不知為何竟然降臨幽冥界,又藏匿於滄浪海之中?”
大禹詫道:“水府星君?那是什麼人物?”
西方鬼帝照文和道:“一千三百年前封神大戰,許多闡截二教仙人喪生在那場大戰之中,元始天尊頒下封神榜,將大部分身亡的地仙天仙收入天庭當神,聽封於昊天上帝。也有少數仙人不願受天庭管束,元魂破出封神臺,不知去向。這水府星君應該是受了封的,但是據說數年前突然在天庭失蹤,就是他原先居住的蓬萊島,也找不到他。沒想到他竟然藏匿在這冥界滄浪海中,此刻又突然來興風作浪。”
大禹哼了一聲,道:“管他什麼水府星君,只要不是遠古水神共工那個魔頭,就不足為懼!我要收降他不費吹灰之力,且先看看再說。”
照文和見那大禹臉現輕敵之色,不由得提醒道:“禹王明鑑,並非本君長他人志氣,滅己方威風。看著現今冥河之水倒流,滄浪海巨浪滔天的架勢,數千年來前所未有,恐怕來者不善。”
正說話間,只見一排侍女送上酒罈,為首一個青衣鬼姬,端著酒壺,來到祭壇近前,說道:“帝君,出征酒已備好,是否可以祭旗?”
照文和道:“既然時辰已到,那麼就開壇祭旗,我軍先頭水部可出征滄海迎擊敵軍。”
那青衣鬼姬道:“遵命!”將一杯杯的出征酒灑好,端到眾人面前。
西方鬼帝照文和神色恭敬,給在場的每一個人敬了酒,大禹亦是拿過酒杯,一飲而盡,道:“好酒!帝君所說不錯,看那水府星君來勢洶洶,為避免過多傷亡,本王亦將親自帶頭出征,以消滅這幫為禍冥界的妖孽。”
眾鬼一聽禹王要親自出徵,都群情振奮,齊聲高呼“禹王萬歲!”嘹亮的呼號聲音響徹群山峻嶺,沿著滄浪海水面遠遠傳了開去。
白無顏和阿蕊也是一樣喝了出征酒,當那鬼姬來到白無顏面前斟酒之時,白無顏對她仔細一看,見那鬼姬長得眉目清秀,但是臉上卻有無數道淡淡的傷痕,不細看也看不出來。那走路的身姿,看上去英姿颯爽,絲毫沒有普通女子那種忸怩之態,不覺有些眼熟,細細回想,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於是問道:“請問這位夫人,尊姓大名?”
那鬼姬道:“小女乃是帝君的義女,名叫江妃。”
照文和笑道:“讓白司主見笑。這江妃是本君新收的義女,當年被那忘川之水漂到上游,流落到嶓冢山上。本王正好路過,見她是一個新進冥府的亡魂,一定是不願轉世投胎,跳入忘川河中,受那冥河戾氣所傷,渾身傷痕累累,奄奄一息,頓生憐惜之情,於是收為義女。”
白無顏恍然道:“原來是江妃帝姬。白某看著似乎有些眼熟,所以問起,還請帝君見諒。”
照文和哈哈笑道:“無妨。白司主身為冥界勾魂使者,接引過人間界無數亡魂,本王有機會也正想向白司主詢問,是否可以解開這江妃身世之謎。”
白無顏點頭道:“等此間戰事一了,白某必當用心查詢。”
照文和道:“我那義女江妃,實乃巾幗英雄,女中豪傑,自從來到枉死城之後,還幫著本王訓練水軍,水裡功夫並不亞於水軍統領章亥將軍。哈哈,本王可是意外收穫,如虎添翼呀!”
那鬼姬江妃,一雙妙目神色憂鬱,卻似不敢看向白無顏的臉,低頭而過,繼續去給其他人斟酒。
此時城樓下的鬼族水軍,也都喝下了出征酒,士氣高昂。水軍統領章亥帶領一隊身披青色盔甲的戌陰鬼卒,作為先鋒部隊,登上戰船,浩浩蕩蕩,向著那滄浪水妖聚集的方向,行進了過去。
那天邊的水府星君,方才聽到枉死鬼城上眾鬼卒的呼號之聲,心知是禹王到來,不禁亦是心頭一震。但既是預料之中的事,便無所畏懼,取出法寶如意乾坤袋,藏在手中,見枉死鬼城方向一批戰船駛來,便下令滄浪水妖排開陣勢,準備迎敵。
波光粼粼的海面,不斷湧起巨浪,將那些戌陰鬼卒駕駛的戰船拋上又拋下。
章亥令旗一揮,那些鬼卒紛紛向鄰船丟擲鐵鉤鎖鏈,不一會那數千艘戰船都被鐵鏈連成了一片,船身登時穩定了不少。
大禹在城頭望見,點了點頭道:“這個主意不錯,連環船,可剋制大的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