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減速。”
“遠航號進入巡航模式,速度1200km/s。”
根據時刻獲取的四維太空圖,劉偉大概能判斷出一條較安全的路徑。
目前人類的AI應對這種未知現象的能力是很低的,如果不想主動掉入空間裂縫,只能靠自己。
引力很微弱,引力波更加微弱,但遠航號上的這款用於檢測引力波的第七代鐳射干涉儀的精度非常高,可以檢測到宇宙弦(這裡的宇宙弦指基本弦隨早期宇宙膨脹變大而形成遺留下來的宇宙弦輻射的引力波,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處理資訊形成四維太空圖。
可惜沒有中微子探測系統,否則遠航號將會擁有高精度的鎖定偵查、搜尋能力。由於其小型化技術沒有得到突破,只能在大型戰艦如航天母艦、太空堡壘、大型登陸艦上使用。
至於主動引力波探測系統,由於簡併態物質(阿米級材料也可以做到的限制,又成了一塊畫餅。雖然聯邦政府每年在砸錢,但這種不現實的材料還是無法制造。
所以單單靠這種被動引力波探測系統,遠航號的偵查速度還是太慢,面對大量的空間裂縫,一個閃失就可能萬劫不復。
前方區域的空間曲率普遍較大了,有很多代表空間裂縫和空間漏洞的引力波盲點不斷浮現,遠航號的壓力不斷加大。
空氣有點凝重,沒人敢說話,只有不斷跳動的按鈕與閃爍變化的全息影像,提醒著戰士們前方有一條希望之路。
“向右方轉13角秒,x=232除錯至 x =234。”
“向下方轉43角秒,z=21除錯至z=25。”
“保持軌道,穩定姿態。”
......
“嗚嗚......”
剛剛還算安穩的遠航號又開始劇烈搖晃,四周看不見的能量輻射旋渦如火焰般在黑暗的虛空中燃燒,烘烤著艱難前行的遠航號。深邃的空間裂縫像枯老的荊棘一般,竭盡全力想把這艘戰艦拖住,消滅在自己的深淵中。
雖然遠航號如黑色的閃電般劃破虛空,披荊斬棘,但其周身不斷散發出令人窒息的白光,那是粒子防護層受到持續劇烈打擊,高能粒子無法被約束而在空間中彈射,碰撞的表現。
“警報,遠航號全艦負荷101%,進入超負荷模式。”
遠航號又是猛的一震,三座冷聚變反應堆開始怒吼,為了供應給粒子防護層足夠的能量,戰艦被迫將所有反應堆全部啟動。
“轟!”
只感覺地動山搖,天昏地暗,龐大的能量透過裝甲,夾雜著不斷的警報聲,揪住了每個船員的心。
“我們的量子通訊中斷了,無法連線地球基地。”
“距離柯伊伯11號研究所還有0.1AU。”
兩聲報告終於劃破了死寂,劉偉的心卻如不落地的大石,懸掛在他的脖頸,似乎要將他吊死。
“繼續聯絡地球基地,並嘗試聯絡柯伊伯11號研究所。”劉偉雙眼通紅地盯著全息影像,略帶怒氣地說道。
情況很不妙,粒子防護層補給遠不及損耗,甚至有一道能量漩渦如長鞭般穿透了粒子防護層,擊打在裝甲上,令電漿飛濺。
那是被動電磁裝甲的反應。
“粒子防護層損失70.1%。”
美妙的AI女聲並不能帶來任何放鬆,反而將所有人卡的幾乎喘不過來氣。
“我們的速度不夠支撐到......”漢斯如熱鍋上的螞蟻,睜大的雙眼悅動著緊張、憤怒和一絲無奈。
“那就加速!”劉偉頭也不回,果斷將戰艦的速度拉向2000km/s。
只剩下0.08AU的路程,但四周的空間裂縫多得如牆般向遠航號壓迫過來,為了規避空間裂縫,劉偉不得不使戰艦幾次穿過高曲率空間,每每經過,就能感受到如潮水般的力量,拍打著這艘弱不禁風的小船。
指揮室的光線都有點暗淡了,大量的智慧裝置彷彿也在風暴中戰慄,操作人員不斷接收,核實,執行一個個指令,手指在按鈕,全息屏間躍動。戰鬥艙中的戰士們甚至穿好了電磁戰鬥裝置,披上黑色外骨骼戰甲的他們隨時準備彈射入宇宙虛空,去搏擊可怕的空間風暴。
“警告,遠航號能源超負荷輸出,負荷123%。”
“警告,粒子防護層損失75.9%,主動電磁裝甲的電漿噴射防禦系統與衝擊波衰減系統啟動。”
“警告,戰艦裝甲溫度達15000度,散熱不順。”
“警告,3號能源艙出現能量洩露,奈米機器人修復系統啟動。”
“警告,11號裝甲模組能源介面受損,此處主動反應裝甲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