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這片破爛不堪的龐大石臺上,周遭明明空無一物,可陳三愚卻還是能感應到這裡似乎曾有過一個極度強大的生靈,在此靜靜端坐過,修煉過,思考過。
這個生靈,應該就是聖霄帝君了吧。
想來,也就只有他了。
而在經過了萬古歲月的沖刷與稀釋後,其強大的氣息竟依然有些許殘留到了如今,得以讓抵達此處的陳三愚清晰感知到。
真是,不簡單吶。
陳三愚悠悠輕笑:“這,或許便是大千紅塵中無窮修煉者竭力修行一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吧。
在漫長時間長河裡,留下自己的‘腳印’,越深越好。
好讓世界,好讓世人知曉自己曾來過,曾精彩過,這……亦是一種另類的長生。”
感慨過後,陳三愚便微闔雙目,緩緩盤坐在石臺上,開始接收飄渺而古老的氣息中殘留的訊息。
是的,這一股遠古氣息便是玄靈口中的聖霄帝君法脈傳承。
這份傳承對於現今的陳三愚而言,還是相當重要的。
因為他所創的法,僅是用於運轉、驅動和操縱真元法力的人間之法。
到了混蒙大界後,再想用此人間法來驅使仙元法力也不是不行。
但在效果上,就會事倍功半。
因為兩種法力在能量與時空基礎結構上,已然完全不同。
而初來乍到,手頭上沒有任何地仙法可供參考的陳三愚,對此就著實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這下倒是巧了,在這無盡山脈中他等若跳過了一大堆各個級數各有優劣的地仙法,直接就學到了最頂級的帝君法——《陰陽祖炁經》。
在經歷了長達數個時辰的感知、蒐集、彙編,恰巧【無限功力】系統再度啟動,功力再度翻漲千倍之際,陳三愚才總算堪堪將這一部資訊量龐大到髮指,同樣也艱深到髮指的古經,從那一大堆破碎模糊的訊息之中,匯總輯錄而出。
對於此經的評價,陳三愚則只有四個字:
大道至簡。
相比於他那本著述了四象、四靈、四態、四季、四方、四性、四基的人間之法——《循天升龍大劍勢》。
聖霄帝君的《陰陽祖炁經》,則顯然要更加近於天理大道的本相。
所謂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天地”二字,寓指的便是陰陽二氣。
“精氣”與“遊魂”,則隱隱指代了物質實物與魂識虛體。
因而,即可認為大千世間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本源,即是由陰陽二氣的聚散合離所建構。
由此便可得曉,陽來陰去萬靈生,陽去陰來萬靈死;陰陽和合萬物誕,陰陽失衡萬物亡的道理。
若將這份道理加以深化,便又可證悟陰陽為生殺之本始,陰陽和合即為相生,陰陽相逆則為相殺,因而生殺之道亦歸於陰陽之中。
同時,又因陰陽互依互存互生互滅。
即所謂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恆也。
因而陰與陽始終是相對的,是生滅無常的,是永續變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