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幾何狀湍流數量是如此之多,以致於瞬息就遮蓋了卡戎星上空半片天穹。
它們是如此的複雜無規,以致於傳統歐幾里德幾何學都不能對其進行精確描述。
如果非要形容,那就只能說這些圖桉極像彎曲扭折的海岸線、起伏不定高低不平的連綿山脈、變幻莫測的天邊雲海、縱橫交錯九曲十八彎的深山河脈,乃至令人眼花繚亂的漫天星海等等。
同時在細看之下,這些幾何湍流似乎又有些規律,它們每一個都分成了數個部分,且每一個部分都是湍流整體縮小後的形狀。
也就是說,所有湍流全都具備【自相似】性質,全都是分形圖桉。
這些數量足有千百萬的分形圖桉在形成之後就不斷迭代變化。
由粗糙變為精緻,由精緻變為繁複。
其中,甚至出現了一些藍星幾何數學體系中都有論述過的’謝爾賓斯基地毯’,‘門格海綿’,‘謝爾賓斯基三角形’,‘科赫雪花’等等著名分形圖桉,以及更為華麗複雜資訊量爆炸,甚至常人看一眼都會瞬間眩暈休克的不可名狀的圖桉。
看著這些分形圖桉,穆蒼抬手一點,便隔空‘拽’過來一片足有千米尺寸的巨型楓葉狀圖桉。
說是楓葉狀,其實只是類似。
它真正的名稱,是被稱為上帝指紋的的‘曼德博集合’。
這個圖桉的本質與定義,難以置信的簡單,僅僅是一些數列基本性質的幾何標識。
但它在不斷放大後,卻可以做到越來越小的尺度上與自己整體的形象無限重複下去。
嗡——
在穆蒼的意志下,這片迅速放大,不斷放大,持續放大。
但在放大過程中,這個圖桉的外形卻始終如一,一直是那種類似楓葉的模樣。
而在這種過程中,穆蒼則若有所悟道:
“簡單會變為複雜,混沌也會演變為分形,這個宇宙……亦然。”
轟——
遮蓋天穹的所有圖桉瞬間全部爆碎成無。
恢宏恐怖的能量狂潮如同一圈海嘯以卡戎為中心,轟隆隆隆迅速卷向了周圍四面八方的無垠星宇。
“宇宙的演化不止步於此,混沌與分形結構在時間偉力下會再次演化出具備【自我執行與自我複製】的機制,並在此基礎上醞釀誕生出複雜生命。”
置身於磅礴大爆炸中巋然不動的穆蒼,低頭看向被能量狂潮生生刮掉數千米地層的卡戎,腦海中亦有無窮靈感在時刻爆炸產生。
念頭一動,星球地表就卡卡卡崩裂爆射出千百萬股渾濁物質流。
這些物質流在穆蒼深邃的目光下,迅速從原子核層面開始變化。
須叟間,就變成數量堪稱無窮無盡的鈉,鎂,鈣、磷、鉀、鈉、氯、鐵,碘,鋅,鉻、鈷、銅、氟、錳、鉬、硒等等元素的原子,以及有機大分子,還有更加複雜的分子結構。
有磷脂,糖脂,鞘脂,純脂,固醇等等脂類物質。
亦有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等等二十多種氨基酸物質。
更有氟化氫、氟化矽酮、氟化銨、氟乙烯、甲基氟、乙基氟、二氟化氧、二氟二臭甲烷、三氟化臭、、三氟化硼、四氟化碳、四氟乙烯、五氟化碘、五氟化砷、六氟丙烯、六氟化硫、八氟丙烷、八氟環丁烷、全氟丁烯等數十種氟化物質。
嘩嘩譁——
這些物質狂流的體量與規模極其巨大,如同海嘯般瞬息淹沒了卡戎地表。
“生命一經誕生,就好像是這個宇宙中物理和數學法則的駭客,專門尋找後門,從而利用它來完成自己的複製。”
此話一出,下方覆蓋了千里地域的無數種類物質團塊瞬間坍塌軟化,變為一方灰色汪洋。
古怪的是,這片海洋既炙熱又寒冷,既離散又凝結。
甚至還有一道道狂暴雷霆與光弧在海面上以及海面下不斷產生,不斷轟擊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