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之力,看不見也摸不著,說是虛無縹緲,卻又是真實存在,對於那些獨行俠散修來說算不了什麼,可對於一整個勢力,一整個族群來說,卻是無比地重要。
虛無縹緲的氣運之力需要用真實存在的寶物來鎮壓,譬如大炎皇朝的氣運之力便是由天地人三鼎所鎮壓的,有三鼎在,大炎皇朝的氣運就不會消亡。
一個勢力的氣運之力若是消亡了,那麼這個勢力哪怕沒有任何的外敵,最終也會敗在內部鬥爭之中。
影響氣運之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強者數量,宗門晉升,又或是勢力與勢力間大戰的勝敗。
大祭司急著收回傳承之寶不是沒有原因的。
雖然兩次人蠻大戰下來最終的勝利者都是人族,可對於蠻族來說,只要祖地還在,蠻族的氣運之力就不會減弱。
人族的祖先說到底也不過是那些因為血脈格外稀薄而被驅逐出蠻族的傢伙而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族的氣運之力也有那麼一小部分是屬於蠻族的。
可是這些年來,身為蠻族大祭司的羅樂卻是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蠻族的氣運之力竟然在快速地增加,雖然每次的幅度都很小很小,可是增加的次數卻是越來越頻繁。
若是其餘長老得到這個訊息必定會喜笑顏開,可對於羅樂來說,卻不吝于晴天霹靂。
歷任大祭司都知道人族與蠻族之間的真正關係,而對於這些年來始終龜縮在祖地沒有寸進的蠻族來說,氣運之力突然增加,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人族的氣運之力在大幅度提升。
無論是此消彼長還是彼消此長,其實都不過是一個對比的說法。
原先的歷任大祭司最放心的就是蠻族的,氣運之力不會減弱,可到如今,在人族氣運之力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不會減弱就等同於減弱。
尤其是在天地大變之後,羅樂赫然發現蠻族與人族的氣運之力之間竟然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聯絡,也就是說在人族的氣運之力已經強大到能夠徹底斬斷和蠻族氣運之力之間的聯絡了。
這才是真正迫使大祭司收回傳承之寶的原因所在,哪怕這舉動會引發兩族爭端,甚至一旦計劃失敗,輕則傳承之寶受損嚴重,重則影響整個蠻族的氣運。
“沒多少時間了啊,蠻族先祖保佑,傳承之寶一定要順利歸來啊!”
大祭司羅樂站在戰殿最頂端遙望著東方,喃喃自語。
石頭城
看著已經被徹底啟用的兩族法陣,烏達也顯得很是憂心忡忡,尤其是在那兩隻由氣血之力構成的巨手陡然從蠻荒小世界的入口處分解後,一種背叛族群的感覺更是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盤踞在了烏達也的心頭。
楚河給烏達也找到的理由是為了守護逝去的人,可如今一想到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導致蠻族這一次計劃可能受損甚至損失慘重,烏達也的心中無比地煎熬。
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哪一個更重要?
這個選擇誰都會做,可對於烏達也這樣的本身介於生死之間的存在,卻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做出決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