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常識,如果說玩算計和技術,可能其他人各有長處,但是論起來組織破案,在場的專家,可能都比不過崔老先生。】
崔立萬老先生身為經驗豐富的老警員,更多的是關注團隊合作,關注破案的多路徑,而不是像段玉傾向於把一條路走到死。
他對段玉道:
“小段啊,你這個事情,不得不放一放了,我們現在需要你去代替我,主持兇手的指認。”
“現在對於目擊證人的一切準備都已經結束了,只剩下一個指認環節。”
“我這邊組織警力,和蘇晨在一線,你那邊只要出了結果,記得立刻告訴我!”
崔立萬的這幾句話,語氣稍微加重了一些。
意在提醒段玉,不要沉溺於一個人的事情,要顧全大局。
段玉如何聽不明白,他微微嘆息一聲,也意識到了自己對於終於找到對手這件事情有些過激了。
“好,我馬上去總局的審訊室,進行指認。”
段玉立刻從座位上起身。
他從椅子上拿起衣服披上,精氣神瞬間換了,暫時把防護牆的事情放在了腦後,開始專注於當下的任務。
“好,接得住放得下,思維轉換很快,不鑽牛角尖,這才是有團隊素養的人才。”
看著段玉,崔立萬的神色緩和了下來,朝他微微點頭。
而後,他話鋒一轉,又朝著辦公室的所有人拍了拍手。
一時間,所有的專家,包括其他一些警員都停下手裡的事,看了過來。
崔立萬說道:
“各位,我知道,這個懸案,能破的機率很小。”
“大家也可以想想,蘇晨小同志身為一個第一次參與前線破案的警員,又是整個專案組裡唯一熟悉卷宗的人,他的擔子有多重。”
“現在不得不讓他來擔此任務,他的壓力必然也不小。”
“因此啊,我們應當去體諒,應該去幫助蘇晨破案,不要只顧著自己的事情,這樣的團隊,對於組織者來說是很累的。”
“這個案子,我們要盡力去破,即使沒有辦法破掉,這也是一個很有益的經驗過程。”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暗自點頭。
秦銘也有些慚愧地收起了那張推理的草稿本,是啊,現在什麼是輕重緩急?
他這個推理什麼時候都可以研究,但是眼下的案件,則是越快越好啊。
“崔老,您說吧。”
眾人當下說道。
崔立萬呵呵一笑:
“我也是按蘇晨的想法來,小段去處理兇手指認的事情。”
段玉向著辦公室裡的人點頭示意了一下,隨後,便快步走出了房門。
崔立萬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