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李言一家才來到了村口。
這個時候,除了李言之外,其他人都累的直喘粗氣。
這次回來,因為要住的時間不短。
所以拿回來的東西可不少,吃的、穿的、用的。
可謂是大包小包。
除了年紀最小的李香之外,其他人手上拿著的東西可不少。
走了將近半個小時的路,所以感覺到累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畢竟除了李言之外,其他人可沒有系統幫忙強化身體。
不過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已經隱約能看到村裡一些屋子的輪廓。
因此,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因為到了這裡,只需要再加一把勁,多走幾分鐘就可以到家了。
辛苦了這麼久,現在到了目的地,大家能不開心麼!
既然已經到了村口,所以這個時候那怕再累,也沒有了要休息的必要。
於是一行人便拖著疲憊的身體、面帶笑容的朝著村裡走去。
李言的老家,也就是這個村莊,位置極好。
有山有水,風景極佳。
而村莊的前面就是一條大河,村莊後面就是連綿不斷的大山。
山腳下還有一條彎彎的小溪。
要不是這兒的交通不是很方便,那這還真是一個好住址。
當然了,這是站在李言的角度來看。
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其實也就是那樣。
現在也還不錯。
畢竟在鄉下,過的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環境風景什麼的,明顯沒有填飽肚子來的重要。
特別是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
誰有那個閒心思去研究這裡的地理位置如何如何的。
大家想的,基本上都是今年收成怎麼樣,分到多少口糧,能不能填飽肚子。
也只有李言這種不愁吃穿的人、才會想著這些有的沒的的問題。
李言一家所屬的這個村莊,是附近這一片的住戶合起來的一個村村。
不過雖然說是同一個村的,但是所處的位置都不一樣。
有的離得近,有的離得遠。
所以大家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會有好有壞。
李言一家所在的這個山頭,一共就住了十幾戶人家。
所以這十幾戶人家就組成了一個隊,大家彼此一起勞動,一起掙工分,因此關係還算過得去。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