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大家湊到一起再聊那肯定是再合適不過的。
免得現在李言和師母說了一遍,等會兒還得和韋寶老師再說一遍。
那樣豈不是很麻煩,耽誤大家的時間不是。
在師母就要離開的時候,李言似乎想起了什麼。
於是李言叫住師母,接著把手裡的東西遞給她,然後才笑著說道:
“師母、我這次過來也沒準備什麼東西,不過想著準備過年了,就在路上買了點糖給小師弟,就圖個喜慶。”
“誒呀,你這孩子、來了就來了,怎麼還整這一出啊,浪費錢了不是。”
師母這麼說,也是擔心李言在亂花錢。
畢竟這年頭,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而且李言也剛剛工作沒多久,師母也是擔心李言在打腫臉充胖子,所以才會這麼說的。
不過師母哪裡知道,就短短的小半年時間,李言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了。
看得出師母是真心實意的關心自己,於是李言笑著說道:“不礙事的,其實也沒花什麼錢。”
接著李言開玩笑的說道:“不然我總不能兩手空空的上門吧,以前沒有工作就算了,現在有工作了,再不拿點東西就不合適了。”
聽到李言這話,師母微微一笑道:“你這孩子,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來我們這你還需要客氣什麼呢?”
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是師母的臉上還是充滿了欣慰的笑容。
這其實也不是李言的師母市燴,這也只是人之常情。
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嗎,禮多人不怪,這是不變的道理。
禮物的貴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那個心。
帶著禮物上門,其實也是一種代表著尊重主人的行為。
所以李言的師母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如此的開心。
所以去別人家拜訪,都要帶禮物,哪怕是兄弟姐妹也一樣。
見李言都這麼說了,師母也接過李言遞過來的東西。
畢竟李言都說得這麼明白了,東西也買了,總不能不收下,讓李言帶回去吧。
那樣豈不是要讓李言難堪嗎?
師母雖然是一個婦道人家,但是這些人情世故、她還是看得很透的。
接過李言遞過來的東西后,師母也順勢招待李言在桌上邊坐了下來。
見狀,李言也沒有客氣,而是按照著師母的話坐了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長得不算高,看起來很消瘦、年紀在三十多歲左右的男人牽著一個小孩從裡屋走了進來。
還沒等這人靠近,但是他的聲音就先傳了過來:“誰來了?。”
這人正是李言今天過來拜訪的目標,也是李言的老師、韋寶。
估計是老師看到師母出來的時間不短了還沒有回去,在擔心之餘,所以才出來檢視的。
李言的師母這時剛接過李言遞過來的禮物。
不接的時候還好,這一接她就發現不對勁了。
這重量,哪裡只是一點糖果的重量啊。
正當她想詢問李言的時候,就聽到自己老公的問話。
無奈之後,她把李言帶來的禮物放在桌子上面,然後她對著韋寶回答道:
“你出來的剛好,也省的我進去叫你。”
說話間,韋寶也帶著自個的兒子走到桌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