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言說完,李父也慢慢陷入了沉思。
看來是在心裡面思索李言說的話。
而爺爺則是對著李言溫和的笑了笑,老人也沒想到,李言年紀輕輕的,就能把事情想得這麼周全。
【怪不得這麼有出息,不虧是李家的種啊。】李言的爺爺在心裡默默的想到。
然而爺爺看到還在一傍思索了李父,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明明是倆父子來著,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一個辦起事情來、面面俱到,另一個歲數雖大,但是還是和小孩子一樣,鬧情緒。
而且還是為了釣魚,想到這、李言的爺爺都恨不得給李父來上兩個腦瓜繃。
要是李言知道自己爺爺的心裡所想,看到會忍不住大笑起來。
看來李父和釣魚的事情是過不去了。
當然了,李父的事情也只是生活中的調味劑,這事也是拿出來打趣李父罷了,不會真的把這事放在心上的。
李父這麼做,無非就是發發牢騷,並沒有認真的意思。
再說了,李父是院裡眾所周知的耙耳朵來著,接他三個膽,他也不敢和李母造次。
過了許久,李父才從沉思中醒來。
李父看到李言和爺爺都在看著他,於是他不好意思笑了起來。
見狀李言沒有任何反應,畢竟李父是長輩,李言是要得給他留面子的。
但是爺爺就沒有這種顧慮了,於是爺爺對著李父說道:
“沒出息的,想清楚了?”
聽到爺爺的話,李父不由的縮了縮脖子,然後訕訕的回答道:
“想清楚了,想清楚了,爹,您別生氣,我這不是一時糊塗嗎。”
說完之後,李父悄無聲息的往後退了兩步,離開和爺爺的經歷。
李父為何會如此,那就說來話長了。
要知道老爺子向來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主,李父他們可沒少挨老爺子揍過。
包括幾位叔叔,哪怕李言也不例外。
只不過現在老爺子年紀大了,再加上李父他們各自成家立業之後,老爺子才沒有和他們動過手。
但是李父是被打怕了,所以剛剛也是條件反射。
當然了,老爺子現在自然不可能會和李父動手,畢竟總要給李父留面子不是,更何況李言還在這呢。
不過李言也清楚,只是老爺子火氣沒有上來罷了,不然的話,老爺子不一定能控制住。
至於李言為什麼那麼清楚,咳咳咳,那是因為李言有親身體會過。
李言可是清楚的記得,那時候李言才十歲左右,在鄉下的時候,李言調皮把老爺子給惹火了,然後李言見勢不妙、就撒腿往外跑。
可是老爺子也是個暴脾氣的人,一看到李言跑了,也立馬抓起放在門前種地的鋤頭就往李言身上扔。
這事李言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所以李言對於老爺子,那也是十分的畏懼的。
所以就更不要說李父了,照顧李父的可是年輕時候的老爺子,那脾氣怎麼樣就可想而知了。
(這是本作者的親身經歷,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爺爺是親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