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與老夫賭棋,贏了的便得兵法。
“結果與老夫前兩盤各勝一局。
“到了第三局,老夫佔機優勢,眼看就要贏了,他卻讓在旁邊看棋的那個水什麼波故意把茶水灑到棋盤上。
“那姓水的自是知道主人意思,藉著擦水把棋局攪亂,卻是如何復原?
“此局只好不了了之。”
龍子西聽了,想像著當年的情景,心道:
這申候也算急中生智,只是難免有失風度了。
呂叔陽繼續說道:
“這還沒完。
“他見在棋上難以贏老夫,便又提出讓那水火二人與老夫比武,也是誰贏了便擁有兵法。
“老夫豈能懼怕?
“自是慨然下場,與他兩個放對。
“老夫先贏了姓水的,又與那姓火的較量。
“那姓火的果然厲害,加之老夫贏那姓水的時候消耗了諸多體力,結果鬥過百合,被那姓火的打了一掌,雖然受傷不重,也是將養了月餘才好。”
龍子西當然知道呂叔陽輸了卻沒有交出兵法,也不多問,聽呂叔陽敘說原由:
“那申候當然逼我交出兵法。
“卻是老夫道,非是老夫言而無信,老夫以一敵二,便輸了也不心服。
“老夫提出,待養好了傷,再與那姓火的比過。
“申候如何肯答應?
“兩相爭執,鬧得甚不愉快。
“那申候為著自己名聲,倒也沒有明搶,便悻悻下山。
“此後卻再沒有來過,估計自是深恨老夫了!”
龍子西聽完方才徹底明白。
想不到,還有這樣一段曲折!
更沒想到“五行俠”竟與申候大有關係。
眼見田姑娘讓我找的正是《太公兵法》,莫非便是替申候做著此事?
如此,田姑娘與申候又是什麼關係?
呂叔陽見他躊躇,只道他忌著呂氏兄弟,道:
“賢侄是不是對老夫那兩個畜生有所顧慮?
“一者,他們兩個心地倒算不壞,又對賢侄佩服得五體投地,若是知道兵法由賢侄儲存,絕不敢來爭。
“二者,老夫認賢侄為子,正是為著這兵法,賢侄雖為義子,但由父傳子,也算名正言順。”
龍子西這才明白呂叔陽的良苦用心,不禁大為感動,但終覺受之有愧,道:
“晚輩倒不顧慮別的,只是君子不掠人之美。實在是……”
覺得呂叔陽一片丹心,只怕兵法為壞人所用,欲傳以可靠之人,如此博大的胸懷當真令人感動。
只是,自己受了兵法,必然交給田姑娘,而田姑娘是申人,八成就會獻給申候。
如此,卻不是違了呂老前輩兵法絕不能交給申候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