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道門與佛門的本質不同。
“前輩是覺得,大姐入魔並非是因為情字?”
清林嘆道:“情為因,恨自己是妖為根,入魔則為果。
若當年我與三通能為小蓮做的更多一些,對她引導更多一些,她也不至於受這千年之苦。
在此還要多謝你,若貧道所料不錯,應當是你助她脫困,併為她除了心魔罷。”
聽這話……
王升大概已經有些瞭解,皺眉問了句:“前輩您跟我透句實話,您對兮蓮……有這份心意嗎?”
“小蓮是我見過最為靈秀聰慧之生靈,”清林嘆道,“相處的久了,若說不動心,那自是違心之言。
但若說動心,又有些勉強,只是一二好感,難以說服我去與她相守。
換而言之,當年若是與三通經常論道的不是清林,而是李林、王林,同樣的際遇之下,她也會對李林、王林有此執念。
這當真是情嗎?
又或是,稱之為仰慕更為合適?”
王道長有點懵,看著這位已經漸漸恢復當年那份瀟灑的蜀山前掌門,心底也是一陣起伏不定。
這位大佬對這些事,怎麼看的這麼通透!
兮蓮別說當年沒戲,現在就算與清林相聚,想把清林道長推倒,不用點非常手段估計是難成事了……
清林指了指那邊的涼亭,與王升一同慢慢走了過去。
清林露出幾分頗為清朗的笑容,言道:“你此前曾說讓小蓮來見我,是不是覺得,她與我相見時,會是相擁而泣,自此相守不離?”
“不是嗎?”王升反問了一句。
“非語,你道境不低,但卻少了幾分純粹的道心。”
清林有意點撥,緩聲道:“你我都是修行之人,應當留幾分心境於自身之外,時刻反省自身,如此才可避免在求道時誤入歧途。
此事也是如此,你將自己想看到的情形,當做了必然會發生的情形,卻忽略了天地間的一則道理。
萬物皆有自身運轉之理,並非完全圍繞一人而動,我們修道者能做的,只不過是昇華自身。
小蓮因情入魔,如今卻已化解了魔根,豈不正是說明,她心底已經放下了?”
王升反駁道:“大姐應該只是放下了自己生而為妖的執念。”
“看,你話中也有‘應該’二字,”清林輕輕一嘆,雙手揣在袖中,注視著前方的池水,“我與她相見,應當如舊友、如長輩子侄,自不可能如你想的那般。
我與三通為君子之交,將小蓮也一直看做是自己的弟子。
非語,你可有晚輩?”
王升應了聲:“有吧,我也許久沒回家鄉了。”
清林道:“那你也可在心底推演一番,若有位師侄對你頗有好感,主動表露心意,你心底當如何?”
“我……”王道長頓時一手扶額,坐在那陷入了思索。
也對,自己是不是太過一廂情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