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放心,弟子明白,不會給師姐錯誤的資訊。”
“嗯,好,”青言子拍拍王升的肩頭,隨後在袖中取出了一隻小筆記本,“當年祖師爺也曾提起過三界的起源,為師這裡有抄錄的祖師爺那份書信,你也一併帶上,引為參照吧。”
王升將筆記本接了過來,開啟看了眼,裡面竟然有各種各樣的筆記,都是圍繞祖師爺當年那封‘遺書’所做的研究。
只不過,這些都是師父在修道方面對這封信做出的批註,並非像王升這般滿腦子都是洞……
總之,師姐的事便是他的事。
王升是想跟師姐一同長生,一同共渡漫漫仙路的,師姐的陰陽平衡之道太過艱難,他如果能給師姐一些啟發,那也總好過只顧自己修行。
老天師他們這次推薦的,都是各家素有名望的長老,修為也都是在元嬰或者天府境巔峰。
王升與十五位道長見禮,隨後請師父帶各位道長先走一步,自己跟在後面,繼續整理那條模糊的思路。
或許是這段幾十萬公里的星空漫步激發了王升的靈感,王升還真就有了一系列的聯想,原本那條模糊的思路也漸漸清晰。
這一刻,王升想到了很多。
從黑洞輻射理論關注到虛粒子對,從虛粒子聯想到道家所言虛實轉換、從無到有;
隨後,王升眼前浮現出了一張這半個月來經常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圖’;那是物理學家經過常年探測,所描繪出的‘最早可探測宇宙’的微波背景。
這張圖,描述奇點爆炸一段時間之後,如同一鍋超高溫度的熱粥般的宇宙漸漸冷卻下來,在宇宙本身的密度下降,達到光子可以穿行的‘透徹度’,最古老的光就如此出現,並一直在宇宙中穿行,被人類所觀測……
這……
鴻蒙開闢,始為混沌?清濁各分,以成天地?
王升是個修士,道德經自然是倒背如流,此時又不由記起道德經開篇,以及後篇之中的幾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王升喃喃自語,總覺得一扇門就在自己面前,而自己卻無法抬手觸碰。
將思路從發散的狀態,聚集到自己真正要思考的問題上來——陰陽平衡。
之所以想在宇宙起源的問題上去探究陰陽平衡,是因為陰與陽,乃是最接近於混沌的兩股力量。
展開想象力,王道長先構想出一片無垠的虛空,虛空中漂浮著一個介於存在與不存在,無法用現在的觀念去理解的存在。
不對……
從‘奇點’開始想象,自己根本無法將所有畫面想象到連貫,而且現代物理對最初的這段時期,只能推測、去設定條件,只是一些理論。
王升沉吟幾聲,將自己的思路拉了回來,直接放到了‘混沌’上。
假如道家所說的混沌,就對應現代物理在物質開始形成之後的情形,那陰陽如何化生?
也不對……
王升又沉吟幾聲,不知不覺已經陷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在飛行中一陣沉思。
於是,各位即將落在月球表面上的道長,滿臉疑惑的看著在‘頭頂’劃過的王升,額頭齊齊掛滿了黑線……
“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