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靈憑空攝住王升給的馬克筆,研究了一陣這玩意怎麼書寫,跑去第七層內開始鼓搗。
等王升起身要提劍去繼續挑戰陣靈,陣靈已經給王升畫了整整一本的陣法,還有各種陣法的簡單原理註解,讓王升一陣感慨……
家有一老,果然如有一寶。
看著仙鶴香囊中剩下的兩個筆記本,王升多希望自己臉皮能再厚一點,讓這位前輩幫忙多搞點陣法讓自己帶出去。
算了,自己又不研究陣法,多拿也無益……畢竟這兩個空本子還要用來抄寫御劍術的。
第五十九關、第六十關,王升都是與陣靈戰了九場才闖關而過。
第六十一關,可能是即將獲得三分之一御劍術的關卡,陣靈在陣法允許的範圍內手段齊出,王升斗了陣靈足足十二場,總算贏了下來。
那口青銅小鼎緩緩落下,其內有一卷書簡,被精疲力盡的王升抓了出來,抱在懷中。
他沒有著急去看,而是去了第七層的角落中坐著睡了一覺,睡醒之後才將這書簡小心的攤開……
書簡併非凡物,哪怕存放已不知多久,更是經歷過沒有元氣包裹的千年,但此時依然完好無損。
王升叼著手電筒,將這‘蘊劍之法’細細的讀了一遍,許多古字不能理解的,就直接對著旁邊問一句,陣靈的嗓音便會出現在他心底,用靈念為王升解釋這字的具體含義。
讀完之後,王升差不多已經將蘊劍之法記在心底,又細細的抄錄了一遍,繁複將原本和自己抄錄的對照了幾次,就已經記的差不多了。
何為蘊劍之法?
其實就是御劍術的基礎——蘊養本命飛劍之法。
蘊劍之法總共四種,前兩種為基礎,後兩種對劍境有所要求。
第一個辦法最為簡單,算是御劍術的入門,就是找一把靈性足夠的寶劍,用自己靈念、心血,按此法蘊養,使之與自己心神相通,之後才能修行御劍術。
第二個辦法是蜀山弟子修行御劍術最常用的手段,以仙材、寶材為基礎,按此間記載之法鍛鑄劍胚,並將劍胚煉化為‘劍丸’,將劍丸收入道軀之中蘊養。
對敵時,劍丸化為飛劍,威力遠高於第一階段的蘊劍之法,這飛劍也是與自己性命相交的法器。
劍在人在,劍損人傷。
第三種蘊劍之法,是在御劍術小成,修出圓滿劍意之後才可修行,便是直接蘊養劍意,以意御劍,王升只要拿到後面兩卷御劍術,就可開始修行此法。
但這第三種蘊劍之法需要漫長的時間,按陣靈的建議,王升最好是搞個‘劍丸’,再慢慢培養劍意。
鍛鑄飛劍的寶材,這上面有詳細的記載,也分了三六九等,這些都要王升去慢慢搞了。
第四種蘊劍之法,稱為‘仙靈蘊劍’,算是最難修行,也是最難達成的蘊劍之術。
因為此法需要一把極有靈性的寶劍,用此法慢慢蘊養,培養出如活物一般的‘劍靈’——像陣靈這般。
劍靈與自己心靈相通、性命相交,可使御劍術爆發出成倍的威力;然而,想要培養出劍靈,需要漫長的歲月或者極高的修為,這遠非王升此時能達成的。
出去之後再說吧。
還有兩場,自不能就此停步。
王升收起自己抄錄的蘊靈之法,將書簡慢慢的摺好,放回了青銅小鼎之中。
他自己已經記下了,將自己抄錄的這份給劍宗便是。
王升提劍前行,那陣靈扶須輕笑,顯然也是對王升只是抄錄而不取走原本的行為頗為讚賞,接下來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