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想連累落在太妃手中的家人因她而死。
既然已經猜到了太后的來意,太妃也是一邊品茶,一邊快速思考著新的措辭,以便之後太后再次開口說親時,她能名正言順地委婉拒絕。
只是這些年來太妃已經以找了太多理由拒絕了太后介紹的名門閨秀,也是不勝其煩,也有些理屈詞窮。
所以她打算這一次無論太后理由準備的再充分,女方條件再優秀,她都要用一個讓太后死心的理由徹底拒絕她。
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困擾她多年的麻煩。
所以她打算撒一個彌天大謊,那就是王府其實早就有了王妃,只不過另有隱情,一直沒有對外公佈罷了。
至於具體隱情是什麼,她一邊品茶一邊苦苦思索著最令人信服的說辭。
她覺得這個說法一定能讓太后措手不及,毫無反駁之力,最終鎩羽而歸,灰溜溜地離開王府。
而太后一邊品茶時,也是一邊留意著太妃的表情,她太瞭解自己的妹妹了,此刻看似表面平靜,實則肯定又在努力準備各種拒絕她介紹的大家閨秀的說辭,所以她並沒有急著開口。
打算在太妃自以為想好最佳推辭理由時,再開口說出她的來意,並且她有把握這一次能讓太妃驚訝地發現,自己準備得再充分的理由居然都用不上。
之所以太后這次如此胸有成竹,那是因為她這次可以說深思熟慮了整整一個月,才物色到了一個絕對讓太妃無法拒絕的女子。
這個女子是三朝元老尹將軍的孫女尹明月,從小飽讀詩書,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是皇城公認的才女。
也是尹將軍視為掌上明珠的寶貝孫女,從小可以說被尹將軍寵上了天,又天生麗質,絕對是皇城排名第一的名門閨秀,也是皇城各大家族爭相上門提親的不二人選。
只是尹明月一向心高氣傲,一心想要嫁入皇家,所以尋常達官貴人家的公子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自然是讓那些上門提親的人灰頭土臉地打道回府了。
至於皇家能讓她心動的也只有皇上和王爺,可是尹明月對皇上和王爺都頗有好感,實在是難以取捨,便索*給爺爺幫她做主。
而尹將軍也是顧慮重重,遲遲沒有幫孫女做出決定。
尹將軍雖然為人古板,但忠心赤膽,又公正不阿。
從不善於阿諛奉承,一向秉公無私,深受歷代君王賞識,並且委以重任。
也是太后和太妃這麼多年來極力想拉攏的重臣,卻都未能得逞。
所以尹將軍也是朝中唯一表示中立的重臣,既不討好太后,也不向著太妃,更加沒有參與太后和太妃的皇位之爭。
這麼多年來,太后和太妃也私下裡向尹將軍隱晦地提過親,但尹將軍深知太后和太妃之間的恩怨,不想讓自己最疼愛的孫女夾在太后和太妃之間,最後成為宮斗的犧牲品,便婉言謝絕了。
尹將軍的理由是他在這個世上就剩下孫女這一個親人了,他還捨不得過早把她嫁出去,等過些年再說。
太后和太妃自然明白這只是尹將軍的藉口,卻也不便挑明,傷了和氣,並沒有逼得太緊。
但私下裡,太后和太妃都派人卻時刻關注著尹將軍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尹將軍打算和另一方結親的話,便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破壞,甚至不惜除掉尹明月,也不能成全另一方。
這一切,老謀深算的尹將軍心知肚明,無論他的孫女嫁給皇上還是王爺,太后和太妃都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暗中作梗,甚至害死他的寶貝孫女兒。
所以尹將軍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時間,實在是拖延不下去時,他就索性辭去官職,告老還鄉。
只要他不再成為太后和太妃拉攏的重臣,他的孫女無論嫁給誰都不會得罪另一方了。
太后這次登門拜訪太妃,就是來告訴太妃尹將軍已經決定告老還鄉,並且她還打算主動將尹明月讓給太妃做王府的王妃。
只要太妃同意了,明日就會收到聖旨賜婚。
太后相信這一次太妃絕對沒有理由拒絕她的說親,而她也已經想好了日後將尹明月變成自己心腹的計劃。
所以今日之行,太后自認為勢在必得。
“汪汪汪!汪汪!”
可是,就在太后和太妃最後品了一口茶,打算一會放下茶杯後,就信心十足地以心中想好的說辭,首先開口說服對方時,沒想到聽到外面隱隱約約傳來似狗非狗的叫聲。
以至於她倆都詫異地面面相覷,忘了嚥下茶水。
只見一個丫鬟神色怪異地匆匆跑了進來,在糾結地看了一眼剛喝了一口茶,還沒放下茶杯的太后和太妃後,終於一咬牙稟告道:“啟稟太妃,霍統領……他們回來了。說是……咱王府的……蓮王妃回來了!”
“噗!”
丫鬟哆哆嗦嗦的話,讓太后和太妃口中還沒來得及嚥下去的茶水,盡數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