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意味著君不遇需要繼續住院觀察,在重症監護室恐怕要住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行。
江曼妮在聽到醫生說君不遇很有可能變成植物人後,當場表示,今後無論怎樣,她都會寸步不離地守在君不遇身邊,直到他醒來的那一天為止。
可是,剛說完這番話,江曼妮就因為情緒太過激動,以及傷心至極,再次暈死過去。
好在醫生檢查後表示,江曼妮並無大礙,只是最近可能因為操持訂婚儀式,沒有休息好,又經歷這樣的打擊,才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只需回家好好靜養,調理一段時間,自然就會慢慢好轉的。
隨後,江曼妮的父母自然是帶著昏睡的女兒離開醫院回家了。
臨走時,江曼妮的父親江澤凱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依然昏迷不醒的君不遇,也是暗自嘆息一聲,微微搖了搖頭,便默不作聲地離開了醫院。
這一切也是被心思敏捷的君無悔看在了眼裡,他明白,這場原本門當戶對的聯姻恐怕就此化為泡影。
甚至江澤凱答應的未來和君無悔的諸多重大合作專案也會因此而取消,對此,君無悔也是覺得可惜,卻又無可奈何。
而納蘭綺晴當場表示還是自己留下來照顧君不遇心裡踏實點,對此君無悔倒也沒有異議,只是告訴要求醫院不惜一切代價治好君不遇。
除了包下醫院最好的獨棟超級貴賓重症監護室大樓,方便納蘭綺晴住在樓裡隨時照看君不遇外,還要求醫院提供最頂尖的醫療團隊,以及最優秀的護士二十四小時服務,以及用最好的藥材給君不遇調理,至於費用完全不必考慮。
臨走時,又專門安排了幾個最信任的保鏢留在醫院,負責保護君不遇和納蘭綺晴的絕對安全。
在驅車返回位於蓮湖路上的君氏集團總部時,君無悔特意在灑金橋十字路口停了下來,也沒讓保鏢隨行,獨自一人向西安皇家寺院西五臺雲居寺走去。
西安雲居寺原名安慶寺,俗稱西五臺(著名尼寺),位於西安市玉祥門蓮湖路南側,西依明代古城牆,東西長約一華里,為西安市內佔地最大的寺廟,此地原為昔日唐長安城內太極宮所在地。現為西安市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篤信佛教,每年數次前往終南山南五臺朝山拜佛,旅途勞頓。唐太宗為母親盡孝,便仿照南五臺在宮城廣運門以西太極宮城南牆上沿起伏地勢修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個高臺,又與終南山南五臺遙相呼應,故稱為西五臺。
據說當年該寺既成之時,西五臺上空常見祥雲環繞,久聚不散,故又名雲居寺。
西五臺的建築風格,與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座西朝東,由山門拾級而上,一臺高於一臺。第一臺名為降龍觀音殿,臺前建韋馱大殿;第二臺稱五大菩薩殿;第三臺稱地藏菩薩殿;第四臺彌勒殿;第五臺為十二臂觀音殿。另外有大雄寶殿、觀音大士殿、臥佛殿插建於二、三、五高臺之前。
由於這座寺廟的地理位置特殊,位於西安城牆之內。又是當年的皇家寺院,也距離君無悔的君氏集團總部不遠,所以每當君無悔遇到棘手的難題,感到極其困惑時,總是會獨自一人去寺裡拜佛,以此靜心凝神,尋求化解之道。
所以此時此刻,極度心煩意亂的君無悔知道這裡是他唯一能去的地方,也是他唯一能為君不遇做的事情,那就是希望諸神庇佑他的獨子君不遇逢凶化吉,能夠安然度過這次的劫難。
他每次來所選擇的菩薩都不一定,完全按照自己當時的心境而定,而這次他想虔心朝拜的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髮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君無悔之所以選擇地藏菩薩,也是表明他的心跡,那就是即使目前昏睡不醒的君不遇靈魂徘徊在地獄,他也要救他回來人世間。
當君無悔心裡默默唸叨著地藏菩薩,即將走進雲居寺時,沒想到原本陰雨綿綿的天空,居然莫名其妙地露出了一抹陽光,而這一束光芒恰好被君無悔看到了。
儘管很快又被雲層遮住了,但君無悔還是細心地發現,有一片不起眼的雲朵竟然向南悄悄飄去。
那一刻,君無悔有種直覺,那就是這很有可能是地藏菩薩顯靈,用這樣的方式指引他呢。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跟著那片雲飄去的方向追了上去。
大約走了十幾分鍾,當君無悔看到天上的那片雲又莫名其妙地消散後,他也只好停了下來。
就在他不明所以時,無意中發現他居然來到了大麥市街的一座清真大寺跟前,在那裡他看到一個清秀的女孩正在和一位年長的老人說話。
而那個老人他也認識,是這一帶頗有名望的阿訇,大家都尊稱他阿丹阿訇,至於他的本名叫做孫正。
因為君無悔人脈很廣,也很尊重其它宗教信仰,所以身邊也有不少信奉*教的回民朋友,自然而然也就認識了阿丹阿訇。
就在君無悔考慮阿丹阿訇正在與人談事,不便打擾時,卻沒想到聽到那個女孩提到了君不遇的名字,還說什麼退婚的話。
頓時,君無悔當場愣在了那裡,再次回想起二十二年前,那個大師的預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