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實在太“厚”了,總有種讓人怎麼看都看不完的感覺。
小剛子的劇本就這樣敲定下來,而這三天李亞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然也沒白忙活。
思索再三之後,也為陳凱哥、張大鬍子,以及姜聞三人,一人選了一個劇本。
這其中張大鬍子的劇本最容易敲定,因為關於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實在太多,遠勝電影。
當然,那些雷死人不償命、但凡帶有手撕鬼子情節的電視劇,李亞東全部PASS掉了。
如此一篩選後,他記憶深刻的大抵就兩部——《亮劍》和《潛伏》。
然後他便選了《潛伏》。
倒不是說《亮劍》不好,原因只有一個,《潛伏》他記得更熟……
畢竟人物和背景都比較少。
同時他也考慮了一下,諜戰片放到這個年代來拍,應該還是非常有市場的,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題材,而像“二營長,把老子的義大利炮拿上來”這種硬剛題材的電影,往前比比皆是。
而到了給陳凱哥和姜聞選電影劇本的時候,李亞東就有些犯難了。
為啥?
因為他回憶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這倆人似乎都沒拍過抗戰片。
原本“吃著火鍋唱著歌”不錯,但那是講土匪的。
所以他只有“移花接木”,拿其他的導演的電影給他們拍。
於是便開始苦思冥想,自己還記得什麼好的抗戰電影。
最後想到了一對雙胞胎——《建軍大業》和《建黨偉業》。
這兩部影片有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李亞東“剛”看不久,應該是在上輩子17年的時候,在看完《建軍大業》後,他又重溫了一遍《建黨偉業》。
所以這兩部影片他都記得很清楚,也都是好影片。
那麼就定了。
重要的是……該如何分配?
平心而論,《建軍大業》的劇本肯定比《建黨偉業》更好,不說別的,就衝那幾個帥小夥拎著機槍橫掃的場面,就妥妥地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而論資歷和經驗,陳凱哥當然強過姜聞。
但李亞東覺得吧,這事兒不能這樣算。
從《霸王別姬》和《貓妖傳》中就能看出,陳凱哥的藝術流拍攝手法,而《建黨偉業》顯然比《建軍大業》更斯文。
所以,或許將《建軍大業》這部燃血劇,交給天賦型導演姜聞來拍更合適一些。
倒是挺不好意思地搶了劉為強的飯碗……
下次去香港的時候,說不得只能將自己空閒時已經寫好的《無間道》,提前塞給他了。
至此,五大劇本便全部敲定。
於是又花了三天時間,李亞東夜以繼日,終於將除《一九四二》外的其他四部劇本的梗概,大致地弄了出來。
然後便來到東方紅大酒店,召集五位導演開了個會。
除了小剛子外,其他四人都挺嘚瑟。
而後不到一天的時間,關於東方紅集團老總李亞東準備親自斥巨資打造五部史詩級影視劇的訊息,便轟然在文化周內部傳開。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五位導演有了劇本後自然需要演員,而此次文化周明星雲集,恰好是約片的好時機。
已經不對外營業、住滿了各路明星的東方紅大酒店裡,漸漸開始變得有些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