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目的,應該馬上就能揭曉。
“來,李先生,我給你一一介紹一下。”
肖恩州長很熱情,也很自來熟,不是知情人,恐怕實在想不到他跟李亞東還是第一次見面。
“這位是弗蘭克,他的公司你應該聽說過,叫‘雷明’,總部就在波士頓市中心,做的是電器生意,前景非常可觀……”
“這位是蔡斯,他是搞航運的,在波士頓碼頭也有自己的貨倉哦,李先生如果有貨運方面的需求,倒是可以與他好好聊聊……”
“這位是康納,他是做半導體元件的,公司就是矽谷,李先生最近不是投資了一些矽谷企業嘛,他的公司,其實也值得考慮……”
所以……這場聯誼會的目的,李亞東已然知曉。
他不是拿出一百億美金,特地跑到電視臺搞出一檔節目,打算大肆投資美國企業嗎?
對外的說辭是公司剛進入美國,很多方面還不是太瞭解,為了提高投資效力,不打算主動去找企業,而是想讓企業自己來找他。
那麼好了,現在企業找上門了。
因為總有那麼些人,不喜歡拋頭露面,去參加什麼么蛾子電視節目,特別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他們就想到另一種方式,請政府出面,組織了今天這場聯誼會。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他們或許派人去參觀過初審,只是沒有透過而已,所以打算走個後門。
就譬如肖恩州長剛介紹的三個企業,其中一個做半導體元件的,李亞東還有點興趣,但另兩個做電器和航運生意的……
他們即便拿著融資企劃書,也不可能透過《財富一百億》節目的初審。
看得出來,這些企業都很缺錢,李亞東倒也不顯意外,因為九十年代初的美國,經濟確實不景氣。
一九九零年,美國銀行總壞賬高達三百億美金,一九九一年,花旗銀行裁員八千人,佔花旗總員工數的8.5%。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還有十五家銀行享有3A評級,而到了八十年代末,一家都沒有。
連銀行都挺不住經濟的低迷,還哪有錢貸給公司與企業?
不得不說,約莫兩年之後的網際網路爆發,拯救了美國經濟,但這兩年,美國依然很難熬。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市面上突然出現一筆百億級別的風險資金,似乎確實很難讓人不動心。
李亞東無疑成了香餑餑。
但是,他今天或許要讓現場的某些老闆失望了。
因為即便有州長當面,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投資戰略——只投高新產業。
講道理,在美國投資傳統行業沒有任何意義,真要投,他不如回中國,回報率絕對比美國這邊高得多。
“李先生,這位是……”
肖恩州長自然不知道李亞東在想什麼,依然激情飛揚的替他介紹其他人。
這傢伙這麼賣力的緣由倒也不難想象,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仕途是需要財富去塑造的,這就是所謂的“政治資金”。
而像他這種已經做到州長的人,只要政治資金雄厚,問鼎總統大位,其實也就一步之遙的距離。
那他的政治資金從何而來呢?
自然就是眼前的這些企業家們。
“李先生,還有這位……”
突然,當一個滿頭金髮、造型“別緻”,看起來就好像一隻金色的腳踏車座板、感覺有些好笑的中年人,出現在眼前時,李亞東頓時楞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