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
這次回家其實李亞東是有些“不太情願”的,因為知道家裡的氛圍註定好不了。
回到家中一看,果不其然。
家人倒也不笨,他三哥和那個女人“相敬如賓”的狀態實在不正常,按理說,倆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這樣才算正常嘛,以往的情況也都是這樣。
可這都多少天了?
倆人硬是沒有吵過一次架,還是在小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之後。
情況明顯不正常。
在幾番盤問之下,倆人這次鐵了心要離婚的事情,終究無法隱瞞,現在老李家所有人都知道。
大哥李亞民和大嫂陳月娥,特地從老家趕過來,一方面是過來看看可憐的小寶,一方面也是為了調解此事。
所以老李家現在幾乎每天都要開一場家庭會議。
包括母親胡秀英在內的所有人,都對這場婚姻仍然抱有一絲期待,認為還有得救。
不管怎麼說,倆人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呢。
凡事朝孩子看,事情或許也就簡單了。
他們也就是不知道錢的事情,否則恐怕就不會這樣想了。
關於此事,李亞軍和劉金菊倆人,倒是很有默契的都沒透露。
這天晚上,開完由李亞民和胡秀英共同主持的家庭會議後,時間已經不早,接近九點鐘,家人都各自回去休息了,劉金菊也一言不發地走了,唯有李亞軍留了下來。
“小東,陪我出去走走,吃個宵夜,感覺晚上沒怎麼吃飽。”
“哦,行。”
他當然不是真沒吃飽,就算如此,想來也不會有什麼胃口。
只是因為有些話不太適合在家裡講,找個看似合理的藉口出去而已。
李亞東驅車,親自載著他三哥,倒也沒太走遠,來到位於五道口的一家夜宵店——炳哥燒烤。
沒錯,正是大炳開的一家夜宵店,規模尚可,一間店鋪,上下兩層,能有二十幾張桌子,門外的人行道上也擺了六七張,主營燒烤,但也有炒菜。
這個地方其實距離李亞東最早的“一帆風順”兩家公司很近,不過李亞東還是前兩天才知道的,當時剛從臺市回來,由於大炳行動不便,所以一行人便驅車將他送了一趟,下車地點就是這裡,劉珊珊當時在這裡等。
如今的五道口與李亞東當年在此做生意的時候,可謂今非昔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圍的民房全被拆了,包括他的那兩間,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棟棟造型別致的新樓房。
而它們又被用來作為商鋪、餐廳,以及其他的消費場所。
依託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周邊大學林立,五道口已經逐漸具備了日後“小地球村”的雛形。
即便是現在,這裡也不乏外國留學生,炳哥燒烤店門前此刻就坐了一桌。
店裡的生意非常好,畢竟沒什麼競爭對手,90年代的首都雖然已經開放不少,不像80年代的時候那樣,一到晚上街頭基本沒什麼人,但深更半夜出來擼串喝酒的人依舊不多,類似的宵夜店就更少。
大炳的這家店算是很好的滿足了一部分潮流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以他在五道口周邊一帶的影響力,生意想差也不可能。
不說別的什麼人,單是一幫社會閒散人員,都足以將他的生意照顧紅火。
李亞東刻意低調了幾分,將路虎攬勝停得稍遠,然後和三哥倆人如同普通食客一樣走進店內,倒是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老闆娘,你咋說話不算話啊,說好了消費滿二十塊錢,就送一瓶酒的……”
“這不是酒嗎?”
劉珊珊正站在一個餐桌旁和客人笑著“扯皮”,手裡拿著一瓶那種二兩裝的牛欄山,弄得幾名彪熊大漢一臉無語。
就這點酒,都不夠他們幾人解渴的。
“還有位子嗎?”
“喲,那可需要等一等,都坐滿了。”身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劉珊珊頭還沒扭過來,一句話就飆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