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苯。
一個位於太平洋西岸,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
面積僅有37.8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雲·南省還要略小,不及新·疆省的四分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其上卻生長著一個野心勃勃的民族——大和民族。
他們曾多次展開對包括中國、朝鮮在內的亞洲諸多的侵略,犯下了種種罪行。
當然,罪惡終將受到懲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日苯被迫簽訂了一系列的懲罰性條約,也讓它基本失去了對外擴張的可能。
餓狼的爪牙已經拔去。
但日苯企圖稱霸世界的野心,卻從未截止。
他們有比武力更兇猛的手段,那就是經濟。
在過去的整個八十年代,世界經濟屬於日苯,日苯的經濟體量,佔到世界總經濟的40%!
堪稱恐怖。
那句“賣掉東京可以買下四個美國”,絕不是空穴來風,八十年代隨著《廣場協議》的簽訂,日元大幅增值,不動產價格飆升,使得日苯人成為全球的大富豪,在巴黎、倫敦的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組團購物的日本主婦。
索尼買下了哥倫比亞影業,三菱買下了洛克非勒中心。
客觀講,慾望有時候確實是個好東西,它能驅使著人類不斷向前。
李亞東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日苯,上輩子也曾來過兩次,不過都是在兩千年之後,名義上是旅遊,其主要目的還是想看看這個國家到底有什麼可取之處。
區區一個島國,為何氣焰如此囂張,一直活躍在世界舞臺中心。
他大概找到一點答案,並不偏頗的講,日苯人身上確實有著一些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其中的“匠心精神”,留給李亞東極大印象。
他了解到一組資料,大概在兩千一零年的時候,日苯的百年企業,就已經超過一萬家。
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一家企業倘若能存在百年而不倒,應該也就很難輕易的倒下,因為他們已經找到自己固有的生存方式,和持續盈利的模式。
這,大概就是日苯經濟為何如此發達的原因。
而營造出這份優勢的,便是日苯人的“匠心精神”。
所謂匠心精神,粗淺的可以理解為全心全意的做一件事。
李亞東在日苯旅遊期間,曾參加過一場特殊的展銷會,而其中展出的東西,則是一枚枚小小的雞蛋。
原本還感覺有些好笑和無趣,後面在導遊的一番解釋之後,心裡才顯得有些五味雜陳。
這次展銷會的主辦方,是一家名為“伊勢”的公司,是日苯的一家百年企業。
而伊勢家族世世代代只做一件簡單而平凡的事——賣雞蛋。
靠著賣雞蛋,伊勢家族賣出一個億萬豪門,賣出一個亞洲最大的雞蛋供應商,也是北美最大的雞蛋供應商。
而對於當時開餐廳的李亞東而言,雞蛋只是雞蛋,是他為客人準備菜品時的一道食材,僅此而已。
另外,彼時的伊勢公司,對於李亞東而言,也是一個巨無霸般的存在,一千個他都不足以相提並論。
他當時就是想啊,論雞,中國的品種肯定比日苯多;論養雞場,地大物博的中國在數量上也必定遠超日苯;論消費市場,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天所進食的雞蛋數目,也不是小小的日苯可以比擬。
那為什麼,中國就沒有一個非常知名的雞蛋品牌呢?
他大概悟懂了其中的道理,想要打造一個這樣的品牌,需要一種精神、需要幾代人兢兢業業、心無旁騖的努力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