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夏天,大概是一年之中最舒適的時候,日平均氣溫在1121℃的樣子,放在李亞東的家鄉,與春天無異。
這是一個看似寧靜的夏天,但表象之下,亦有著暗流在湧動。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不僅是莫斯科,整個蘇聯資本市場金融秩序出奇的好,正如李亞東早前對萬塔所言:沒有陰謀,悶聲發大財。
良好的金融秩序,激發了蘇聯人民的投資熱情,在並不漫長的一段時間裡,十五傢俬人銀行斂財無數。
時機已然成熟,醞釀已久的一場陰謀,終於開始爆發。
在這個夏天即將過去的時候,國際金融市場,打響了唱衰盧布的第一槍……
鋪天蓋地的報道,竭力抨擊蘇聯國有資產的價值被嚴重高估、盧布匯率存在明顯虛高的嫌疑……所謂的金融權威人士還揚言,倘若蘇聯想要融入資本主義大家庭、想讓盧布打上國際流通貨幣的標籤,就必須對盧布的“實際”價值,進行重新定位。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全方位無死角的金融打擊。
蘇聯社會,亂成一團。
由於訊息的來源有據可查,且傳播的力度非常之大,到了後來,連蘇聯人民自己都相信,他們手中的財富,其實並沒有那麼值錢。
既然不值錢,那留在手上還有何用?
原本的親爹——盧布,突然被證實,其實並沒有那麼金貴,只是一個乞丐而已,所以瞬間失寵。
不僅如此,那些說好的底蘊十足、極有價值的國有企業,居然是“空殼子”,你說氣不氣人?
可惡的政府居然還將這些空殼子,拆分成有償國有債券,分發給他們,好像做了一件惠及民生的大好事一樣。
騙子!
那些原本壓箱底的、被蘇聯民眾當成寶貝疙瘩的有償債券,紛紛被大家翻找出來。
變賣!
不僅要變賣這些有償債券,還要變賣盧布,他們不需要這個乞丐親爹,更需要金貴的後爹——美元。
只有後爹,才能帶給他們安全感。
一時間,原本遭遇私人銀行競爭,顯得十分凋敝的蘇聯幾大國有銀行,再次出現了民眾起早排隊的現象。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將身上的所有盧布,兌換成美元。
而十五傢俬人銀行這邊,也是一樣,他們雖然沒有外匯兌換的業務,卻新發行了另一項業務——收購有償國有債券。
反正他們根本不差錢,金庫裡數不清的盧布存款,都快發黴了。
用蘇聯人民自己的儲蓄存款,購買蘇聯國有企業的股份,這件事……
簡單太卑鄙了。
當然,蘇聯民眾並不知情,他們只覺得這些私人銀行真好,願意收購他們手中的“空殼子”企業的債權,而且價格給得還挺不錯。
這是一項意外之財。對於李亞東而言。
他雖然一直努力與萬塔那幫人撇清關係,但對於他們營造出來的這種局面,實在無法做到視若無睹。
這是他之前未曾預料到的事情,或是說對於這段歷史,他了解得還太淺。
他原本整個心思都放在套利盧布之上,壓根就沒想到,還能將蘇聯的國有資產,據為己有。
必須摻一腳。
於是,蘇聯各大國有企業的有償債券,在十五傢俬人銀行裡明碼標價,公開收購。
這件事情還給李亞東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手上的盧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