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基地,一幢最新落成、佔地超過兩萬平方的三層建築,李亞東一大早便趕到這裡。
這幢建築被李亞東命名為“龍騰技術研究院”,與設計院不同的是,這裡並不專注於某一款車型的設計與研發,而是致力於汽車整體技術的提升與創新。
譬如發動機,想要車輛擁有更強勁的動力,那麼高功率的12發動機,以及另闢蹊徑的渦輪增壓技術,都是必須攻克的關鍵。
而龍騰技術研究院,乾的就是這類事情。
一家依賴於技術存活的企業,倘若沒有自己的研發團隊,以及獨有的技術憑仗,就好比魚兒沒有水,即便能蹦躂一陣兒,消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這一點思想覺悟,李亞東進入這個行業之前就已經擁有。所以,哪怕現在龍騰基地根本沒有投產,他還是早早的建起了技術研究院。
從某種層面講,技術研究院就是設計院的苗圃——先進技術在這裡開花結果,然後再被設計院加以利用、透過工廠,造出成品,服務於社會,為企業創造利潤。
李亞東將它形象的比喻成“基石”,以此來凸出它的重要地位。
而對於如此重要的技術研究院,李亞東對它的投入,也絕對不含糊。
硬體方面,可以說要啥給啥,他透過英國索利哈爾工廠的渠道,將全世界最頂尖的汽車研發裝置,全部運輸過來。就說最簡單的一點:在計算機如此奢侈及昂貴的年代,龍騰技術研究院裡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人手一臺特地從IBM公司定製的高效能運算機。
另外軟體方面,研究院裡也是人才濟濟。第一批入駐這裡的人,就是當初李亞東親自從索利哈爾工廠帶回來的一幫路虎工程師。第二批入駐的,則是兩個月前,剛從英國捷豹工廠“偷師”回來的兩百多號機械高材生。
而這還不算完,捷豹品牌李亞東自從接手後,雖然基本未作調整,但適當地挖挖牆角這種事情,想來也不足以引起大的波瀾——事實證明,福特集團壓根就沒提過這件事。在黃德平的一番運作之下,終歸有人抵不住高薪誘惑,一共從英國捷豹工廠那邊,挖來了三十八位工程師,全是設計研發領域的高階科技人才——畢竟“名額有限”,要挖,自然挑好的挖。
眼下這幢技術研究院裡,擁有接近四百位工程師,來自於全世界各個國家。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放眼整個中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不吹牛的說,國家為此饞得直流口水,可也沒撤,這些老外能為私人老闆工作,卻不見得會為中國政府工作,那樣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搞不好以後回國還會被人監視起來,甚至好不好回國,都是個問題。
再說了,中國政府也不可能給到他們像現在這樣的薪資待遇。
老闆親自到訪,使得研究院裡的工作人員,紛紛打起精神——他們身處異鄉,對於老闆的依仗更多,沒人敢輕易得罪。這個地方李亞東來過好幾次了,顯得輕車熟路,在一名早就等候多時的翻譯的帶領下,徑直上了三樓。
巨大的會議室裡,已經坐無缺席,一共十六人,全是研究院的高層領導——對於他們職位的劃分,李亞東遵照了他們之前在英國的職位,這是承諾給他們的福利待遇中的一部分,好處也有,更方便管理,畢竟研究院裡的一部分人,過去就是他們的下屬。
“老闆好。”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坐吧。”李亞東抬手示意之後,在首位上坐下。
“這次把你們召集起來,想必有些人已經知道原因,早前我就講過,公司在江城那邊有一個在建的汽車基地,那個地方屬於中國的中部地區,我有意將公司旗下的轎車業務,放在那裡生產。但現在有一個問題。”李亞東開門見山道。
“公司旗下現在沒有轎車車型。”坐在他左手下方的一名老外笑著接話。
此人叫約翰,原本是英國捷豹工廠的技術研發部門的副主管,黃德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過來,四十多歲的年紀,卻總喜歡穿那種帶鉚釘的夾克,一副老小子打扮,聽說是狂熱的搖滾迷。
“是啊。”李亞東笑著點頭,“約翰說得很對,汽車基地已經在建,卻完全沒有可供生產的車型。挺蛋疼的一件事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