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械科技研究院,成立於一九五六年,最早是由三個研究所合併而成,漸漸地,發展為全中國最具權威的裝備製造與共性技術研究機構。
可以說,這裡就是中國工業的搖籃。
中國的輕工業之所以工廠繁多、產業鏈完整,這座研究院,功不可沒。
但重工業……
不是研究院不給力,也不是研究人員不拼命,怪只怪起點太低,幾乎是從零開始構建,且西方列強對重工業都有著嚴格的技術封鎖,他們能從外部吸收的經驗約等於零,也只能靠著一股執拗勁兒,自己摸索,自己來。
這無疑也是一個很漫長、很辛勞,且效率極低的過程。
研究人員們對發達國家重工業技術的渴望,只能用“枯苗望雨”來形容。
“快,快!”研究院一幢紅磚樓的廊道中,重工業部門的一幫骨幹研究員們,在主任薛雲峰的帶領下,一路狂奔向2號會議室。
他們剛剛接到院長的訊息,有愛心企業家送來了一批關於汽車內燃機、變速齒輪,以及高階電氣結構方面的核心檔案,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天知道他們整日悶在實驗室裡閉門造車,有多麼痛苦和心累啊,他們對於高階知識的渴求,甚至要遠超過那些在校大的學生們。
“啪!”辦公室的大門被猛地推開。
“幹嘛呢,沒個輕重。”院長柳景起呵斥道。
然而,薛雲峰等人此刻哪有空理會他,一個個直愣愣地望著偌大的辦公桌上堆成小山一樣的紙箱,內心的激動根本難以掩藏,火急火燎地衝了過去。
“咳咳……”柳景起乾咳了兩聲,望向孔思清等人訕訕笑道:“還望諸位海涵,都是一幫技術人員,平時在實驗室裡待慣了,不太善於交際。”
“無妨。”孔思清擺了擺手。
他不僅不生氣,反而對這幫研究人員的反應很滿意。從他們身上,孔思清看出了四個字——求知若渴。
如此,這批資料才能物盡其用。
李亞東的想法幾乎同他如出一轍,他為什麼會把會面地點定在這裡,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弄來的資料,最後卻被一幫庸才浪費掉。他心知肚明,整個中國最頂尖機械人才,全都集中在這裡。
一堆他們幾乎完全看不懂的資料,到了薛雲峰那幫研究院的手中,又是一番別樣的景象。
“天吶,V8汽車內燃機的製造技術!”
“你那算什麼,你看我這個,12發動機的研發引數,一共進行了126次實驗研發,而且每一次都有詳盡的實驗資料,這……太寶貴了!”
“變速齒輪的結構搭配居然精密到如此程度,簡直不敢想象!”
“我這一份更嚇人,汽車整體平臺構建技術,我的天吶,竟能複雜成這樣,跟它一比,咱們紅旗汽車的生產平臺,就跟個破爛一樣!”
一幫人驚呼連連,完全當李亞東一行不存在一樣,每個人臉上都充斥著難以言喻的激動,捧著一份份資料,愛不釋手。
要知道他們僅僅隨手翻閱一下,便發現瞭如此多饞得他們口水直掉的寶貝,倘若把這堆積如山的資料全部看完……
所能取得的“真經”,簡直不敢想象!
這完全就是一座金山啊!
實際上“金山”這個形容,確實很形象,捷豹品牌自三十年代創立,距今五十幾個春秋過去,所累積的技術經驗,無疑就是一座金山。
這批資料的價值,即便將它們換算成相同體積的鈔票,都不見得能劃上等號。
不然你以為福特集團那二十六億八千萬美金買的是什麼,僅僅是英國的那座捷豹工廠?
“怎麼樣各位,資料大概也看過了,全是汽車製造業的單一資料,對於你們的研究是否有幫助,或是說作用大不大?如果不能物盡其用的話,我準備將它送往一汽工廠。”孔思清正色著問。
“開什麼玩笑!”薛雲峰猛地一回頭,瞪著眼珠子望著他,管他是誰呢,下意識地往前跨了一步,護住身後的資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