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冰雪覆蓋了好些天的莫斯科,終於迎來了溫暖的陽光。
這樣的好天氣,無疑適合待在房間裡快發黴的人,出來走一走,接受陽光的滋潤,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李亞東起了個大早,正有此意,而且,恰好他今天也必須出個門。
謝蓋爾那邊傳來了訊息,告訴他事情已經搞定,邀請他今天前往茹科夫斯基,挑選合適的機型。
茹科夫斯基,一個蘇聯地名,很小的一座城市,或者說城鎮可能更為合適一些。
原名叫作斯達漢諾沃,以紀念蘇聯著名礦工阿列克謝·斯達漢諾夫。一九四七年建鎮並更名為茹科夫斯基,以紀念空氣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先驅尼古拉·茹科夫斯基。
蘇聯著名的格羅莫夫飛行研究院,和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都建於茹科夫斯基,日後這裡還將成為俄羅斯國家航空器建設中心。
所以別看它小,作用卻一點不小,蘇聯的航天事業從這裡起步,也在這裡發展壯大。
茹科夫斯基位於莫斯科的東南方,距離莫斯科只有幾十公里的路程,不算很遠,毗鄰莫斯科河。
李亞東一行早上八點鐘出發,抵達茹科夫斯基飛機制造廠的時候,恰好是九點鐘的樣子。
一座佔地巨大、且戒備森嚴的工廠,廠門口有荷槍實彈的蘇聯士兵把守,正兒八經的軍工企業。
謝蓋爾已經派了工作人員驅車在廠門口等候,他們的伏爾加轎車不能開進去,只能停在廠外。
坐在對方一輛叫不出牌子的吉普車上、望著工廠內部一間間巨大的廠房,以及暴露出來的一臺臺重型機械時,李亞東的口水都差點沒流出來。
這可是一座大型客機主機廠啊!
放眼全世界,類似的工廠不超過一手之數,我們耳熟能詳的似乎只有兩家公司,波音和空客。
大型飛機的製造,是一項異常艱難的工作,比製造小型的直升機、轟炸機等,困難得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尖端技術,對於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有著強硬的要求,但凡你在某個科技領域略有短板,那麼,註定無力研發和製造出大型飛機。
要知道中國完全自主的大型飛機C919,還是二零零八年開始研發的,以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依然研發了將近十年,於二零一七年試飛成功。
如此便能看出,其中艱難。
也能間接說明兩點問題:第一,這個年代的蘇聯有多麼強大;第二,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哪怕是三十年後,中國依然要落後諸如美帝這些發達國家很多年。
李亞東此時想的是:倘若他能將這家茹科夫斯基飛機工廠搬空、趁著蘇聯解體的契機,不說將整座工廠搬回去,把裡面的核心資料、必要機械搞到手,那其中的價值……
簡直不敢想象啊!
如果真能辦成,那他還佈局什麼汽車藍圖啊,投入全部精力研發大型飛機,未來與波音、空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那多彪悍?
僅此一個行業,便能讓他富可敵國!
這個年代的蘇聯,可謂遍地是寶啊!關鍵這種寶藏,若是有心,還不見得就不能挖。
你說誘不誘人?
只可惜……目前時機未到,也只能眼巴巴的乾瞪眼。
至於蘇聯解體之後,這些目前有想法的事情,李亞東肯定會嘗試一番,但至於成與不成,就不怎麼好說了。
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