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了狗。
那乾脆……就像早上一樣,搞塊麵包,搞瓶牛奶,湊活湊活得了。
至於蘇聯的食物,吃了會死人的!
為啥?
因為根據李亞東的瞭解,俄羅斯的食物,全特麼的是黑暗料理!
先說說俄羅斯人吃什麼吧。
俄餐總結來講,主要是五大領袖——土豆、牛奶、麵包、乳酪、香腸;四大金剛——洋蔥、胡蘿蔔、包菜、紅頭菜;以及三大劍客——伏特加、黑麵包、魚子醬。
這些食物看似還挺正常是吧?
那就不得不說說俄羅斯人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了。
俄羅斯人的口味可以用五個字開概括:酸、甜、鹹、油、冷。
俄羅斯特別愛吃酸,當然,這跟地理位置也有些關係,這鬼地方什麼東西長出來都是酸的。
俄羅斯蘋果,可以瞭解一下,絕對是製作蘋果醋的最佳原材料。
再比如俄餐必備菜餚酸黃瓜和流行飲料格瓦斯,都是酸的。主食之一的黑麵包,也帶有酸味,就連湯裡面都要淋點酸奶油,才能下口。
至於甜,就說一件,俄羅斯人喝茶得加糖和蜂蜜。
鹹的話,麵包蘸鹽瞭解一下,俄羅斯人喝伏特加用的下酒菜都是麵包醮鹽。而且麵包蘸鹽在俄羅斯還是一款地位很高的食物,表示尊貴的意思,常用來歡迎客人,***就曾體驗過這個待遇。
至於油、冷,只介紹一款經典俄羅斯菜——醃豬肉,沒錯,這玩意兒不僅是涼著吃的,還是生吃。
配麵包、三明治,往下一啃。
能啃下去的都是英雄。
在烹飪上,俄羅斯菜愛混搭,不愛放香料。就是把各種東西混合在一起,一頓亂煮,不管食材性質相不相同。
即使身為飲料,也能跨界做飯,比如俄羅斯經典飲料格瓦斯用來當湯使,就是很常見的烹飪手法。
另外,酸奶也能當湯使,做冷雜拌湯。
求放過……
且以上說的還是理想情況,各種食材應有盡有,而現實的情況是,在俄羅斯的維度上,一般的蔬菜不透過人為技術,是根本無法生長的。這也導致了俄羅斯人的食物結構中蔬菜很少,肉類和牛奶佔的比重很大。
所以有人比喻說,中國人如果娶了個俄羅斯老婆,就等於娶了只大白兔,超好養活,每頓飯扔根蘿蔔或是大白菜就好,絕對吃得倍兒歡。
赫魯曉夫曾描繪社會主義是頓頓土豆燉牛肉,可現實卻是食物短缺的俄羅斯人並沒有足夠的供給。
為了讓有限的食物吃得更久,人們通常會把東西醃了,比如香腸、醃西紅柿罐頭。要麼就省著吃,時間一久,食材必然不新鮮,那怎麼辦?
想辦法掩蓋。
這個年代俄羅斯有一種流行的燉菜叫Okroshka(切成小塊),把小香腸、黃瓜、蘿蔔頭全部切成小塊,放在格瓦斯和酸奶油拌的湯裡煮。這些東西都在一起煮,再加上酸的湯,就嘗不出原來的味道到底咋樣了。
所以可憐的俄羅斯人民對吃飯這件事情從不講究,只要餓不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