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三人悄無聲息的來,也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走,在他的交代下,何老師也沒有驚動校方領導。
沿著未來的四環路原路返回,不過這次走的是道路另一邊,卻是恰好經過中關村。
“走,進去看看,看有沒有賣大哥大的,要有的話給你們倆人配一部。”
“啊?”齊家兄弟相視一望,一臉懵逼。
給他們配大哥大?
東哥,你能不能不要對我們這麼好?
“幹嘛?不然你們準備讓我天天拿著那個大秤砣四處跑?”李亞東沒好氣道。
其實香港老早就有大哥大了,八七年剛到香港那會兒,劉鑾熊那廝不就手持大哥大嗎?
李亞東倒也想配,主要是為了方便,奈何那時國內的行動網路還沒架設起來,而香港就那麼大,他再怎麼亂跑還在那一片,總不可能往南海跑吧,那邊也不存在仙島啊。感覺又有點用不上,所以就一直沒配。
不過現在不同了,時間進入九十年代,李亞東雖然對行動通訊方面的事情不瞭解,但也知道九十年代國內行動網路肯定架設好了。
大街上偶爾也能看到手裡握著“大磚頭”的主兒。
他現在時常全國各地跑,一部行動電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齊家兄弟訕訕一笑,這才知道會錯了意。
想想也是,他們配個大哥大有個卵用,怕也就是打架時能當武器了。
上次走進中關村,還是一九八四年的時候,如今六個年頭過去,中關村的變化不可謂不大,李亞東都有點不敢認。
道路明顯拓寬了,旁邊的小平房也變成了拔地而起的大樓房,不過最大的變化,還要數那一塊塊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的廣告牌。
簡直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
這些廣告牌估計也不能白豎,肯定是要繳費的,而從它們的大小中,大概就能間接的看出對應公司的實力。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這是所有廣告牌中,最巨型的一副。
毫無疑問,聯想開始崛起了。
不過,這跟李亞東的關係不大,隨著商業視野逐漸開闊,以前的一些幼稚想法也在被他慢慢的摒棄。
不管你信不信,他越來越覺得聯想這家公司不行,原因很簡單,它缺乏自己的聯想,缺乏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
作為一家計算機硬體供應商,它在晶片領域的造詣,甚至還比不上主要從事通訊技術的華為。
就算要投資、要摻一腳,他寧願找華為,也不會找聯想。
汽車事業給了他極大啟發,他也漸漸地意識到,柳川志的經營策略是不合理的,依賴於代理、依賴於上層技術鏈,或許能讓你短暫的收穫財富,不過風險太大,也很難持續發展。
相反,倪洸南專注於技術研發的發展路線,或許短期內不容易見到成效,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正確的。
一家科技公司想要持續發展,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聯想失去倪洸南,或許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根基。
以李亞東現在遠超聯想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實力,可以斷定的說一句話:聯想未來若不重拾以技術研發為先的經營策略,終究會被市場所淘汰。
不信可以拭目以待。
就好比民間形容家族的一句話“富不過三代”,放到企業上,似乎一樣適用。
計算機領域李亞東勢必是要摻一腳的,不過他越來越對硬體方面不感冒,他的目標是軟體,說得更準確一點,是網際網路。
不過,那恐怕還得等幾年。
實在沒撤,有句話說出來可能有點狂:他得等等這個世界發展啊。
中關村街頭兜售的商品,也與幾年前大不相同,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這裡還有賣手電筒、電風扇的呢,似乎帶電的東西,都是高科技一樣。
現在這裡倒是更專業化,慢慢在向“中國矽谷”的那條路挺進。個人計算機在這個年代還是挺稀罕的玩意兒,而在這裡,已經是所有店鋪必售的東西。
價格也挺誇張的,一部計算機沒個幾萬塊是不好拿下來的,除了一些企業公司和機關部門必須要配備外,老百姓只怕鮮有人能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