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亞東所透露的資訊太過震撼——中國突然冒出一個億萬級別的個體戶不要緊,居然還跟黨中央扯上關係,以至於會議一度終止。
一個小時後,當會議繼續開始時,在座眾人望向李亞東的眼神,完全不同。
那是一種很複雜的眼神,敬畏之中摻雜著無盡欣喜——海藍才剛建省而已,便迎來這樣一位億萬富翁,何愁不興?
這樣的人要是給弄跑了,沒人能擔得起責任!
廖正雄努力壓制住內心的激動,伸出一根食指,道:“小李同志,最後一個問題。假如這張許可證給到你,你接下來將如何佈局發展?”
他用了“佈局”一詞,因為隱隱有些明白:破廟供不起大佛。別到時候把證兒給了他,人家卻拿著證兒跑路了。要知道海藍地處中國最南端,四面環水,講道理,並不適合商業發展,特別是汽車這樣的大宗商品,單是一個運輸問題及成本上,就有明顯劣勢。
實際上他的擔憂不無道理,日後中國的汽車製造業,基本都集中在中國中東部地區。
李亞東如何不明白他心裡在想什麼,腦子裡早已有些規劃,便如實地說了出來,“我國疆土遼闊,各地區人民對於汽車的需求其實並不相同。舉個例子,就比如東三省,那裡天寒地凍,且地勢相對複雜,所以人民更偏愛底盤較高、動力強勁的吉普車。而中部地區的平原或小丘陵地帶,那裡氣溫適宜,地勢相對平整,人民則更鐘情輕巧便捷、速度更快,且更省油的小轎車。我的發展方向,未來在中國至少會建三座主機廠,東部一座,中部一座,以及海藍一座。東部主產吉普車,中部主產小轎車,而海藍,則主產高階車!”
“高階車?”在座眾人詫異,就連廖正雄,都向李亞東投來不解的目光。
這個年代的國內汽車製造廠,但凡能造出汽車來就算不錯,哪還有什麼高低端之分?
這個標準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不是汽車製造廠。人民覺得質量可靠的汽車,便屬於高檔車,廠家這邊也就可以適當地提高銷售價格。
“是的。”李亞東解釋道:“我的計劃是至少創立兩個汽車品牌,有高低檔之分,而海藍就主產高檔汽車,我知道廖部長為什麼會有剛才那一問。你們不要單看國內市場,多少要具備一些國際眼光。”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海藍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對內貿易上,有著不可彌補的運輸弊端,但對外……卻是一個天然的港灣!”
譁——
此言一出,可謂滿座譁然。
在座眾人都不傻,哪裡還聽不出話中之意?
廖正雄驚訝道:“你想把車賣到國外,這可能嗎?”
“怎麼不可能?”李亞東呵呵一笑,“打造一家企業,就好比拼湊一個夢想,而人,總歸得有點夢想。”
他是真的決定,將汽車事業當成自己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既然日後的吉利,都能遠銷日英美,那為什麼他不行?
沒道理的事情。
要知道李吉利當年造車的起點可遠不及他。
“好氣魄!”廖正雄由衷地感慨了一句,約莫有些明白,此人為什麼能在如此年紀,便闖下這樣一番大事業。
之前休會的時候,他確實打了一通電話到中央辦公廳,那邊的答覆很明確:這個人他們知道,甚至還備受最高首長的關注。
“不過……海藍如果只售你所謂的高階汽車,應該很難形成大的規模吧?”
敬佩歸敬佩,但站在政府的實際角度出發,廖正雄還是有著一層擔憂。
李亞東也不反駁,他心中的藍圖,即便說出來,這些人也很難理解,呵呵笑道:“廖部長還請放心,我可以承諾一點的是,不管將來這家汽車公司如何發展,但總部,必然會設在海藍。”
潛臺詞就是:我不做過河拆橋的事情,公司永遠都是海藍的公司。
廖正雄一聽這話,可謂如釋重負,有了這樣一個保證,其他問題也就不足為慮。既然公司總部設在海藍,那稅收重心,自然也在海藍。
“還有人有意見嗎?”他面帶微笑,眼神環視在場眾人。
與會者紛紛搖頭,就連胡生彪,都下意識地擺了擺手。
沒辦法,他與對手根本不在一個級量,完全沒有可比性,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氣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