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點頭,問道:“那按你們的計劃,想要建造一家合格規模的水果加工廠,需要多少資金?”
“起碼得兩百萬,拋開硬體設施不提,還要考慮到前期的收購成本,以及後期的對外運輸,以及市場拓展方面的費用。”錢廣坤回道。
“……”李亞東不禁有些無語,心說:你們這大一個縣,居然連兩百萬都拿不出來?
他卻不知道,這個年代絕大部分的地方政府,財政都是赤字。別說兩百萬,二十萬都難。
要知道這可是一九八八年。
當然,兩百萬這個數字也是縣領導商議之後,故意往高了報的。既然要建,肯定要往好了建,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
畢竟對方可是億萬富翁,兩百萬,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人家而言,估計跟五百萬、八百萬,也沒什麼區別。
“這個專案還算不錯,先聽聽下面的吧。”李亞東說。
“好的。”
錢廣坤繼續介紹,“第二個專案是礦業,縣南一帶自五六十年代省地質礦產局便探明地下蘊藏煤礦,七十年代325礦產隊對煤田地質情況進行了進一步勘探,探明其下確實蘊藏有焦煤、瘦煤、貧煤,自然煤等總儲存量約為七億噸。近年縣裡也開發了幾處小礦井,不過產量不大,主要還是設配比較落後,再一個,煤田剛好處於居民地帶,若要大規模開發,便要涉及居民動遷事宜……”
“涉及到多少戶居民?”李亞東揮手打斷他,問道。
“三個莊,大概有四百多戶。”錢廣坤說道。
“我去……”李亞東想都不想的就擺手道:“那這個專案我沒興趣。”
如果只是幾十戶,他或許還會考慮一下,搞得人家整個莊子搬遷,他們樂不樂意,李亞東不知,反正他是想著誰如果要在他們村搞開發,說不定連老李家的祖墳都給挖了,那他肯定不樂意。
再說了,當煤老闆爽是爽。但萬一來個瓦斯爆炸什麼的……這樣的新聞,電視裡可沒少見,那也是蠻頭疼的。
他在宿縣搞投資,很多程度是因為人情,這個錢賺不賺,其實意義不大。
所以,這個專案費時費力,一不小心還惹來一身騷,還是捨棄為妙。
“可……”
“好了,下一個。”
錢廣坤原本還想再解釋幾句,卻被高長雲直接打斷。
“好吧。”
說著,他繼續介紹起來,“最後一個專案是地產業。我們縣城的建設情況,相信李先生也看到了,其實有很多好地段,目前都處於閒置狀態。位於縣中心區域、靠近人民醫院的地方,就有最好的一塊黃金地皮,佔地面積約為兩萬五千平方。近兩年也有不少機關單位詢問,不過縣政府一直保留了下來,有意在此處建造一個地標性建築,例如大型商場什麼的。一直沒落實的原因,也是因為資金有限,不想浪費掉這塊黃金地皮。”
“建商場?”李亞東來了些興致,近兩天來往縣城,他也大致的留意了一下,縣裡似乎只有一家百貨公司,佔地面積尚可,卻是間平房,看起來頗為寒酸。
馬上《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就要施行,經商的人肯定越來越多,這座小縣城確實需要一個像樣的商品集散地。
再一個,他也想到蘇家,如果是在宿縣搞投資,這麼小的一個縣城,他可沒有心思派專人過來打理。那種行為在他看來完全就是浪費人才,倒不如起個產業交給蘇家,讓他們從此不必再跟泥土打交道,做個體麵人,想必蘇姑娘也樂於看見。
而搞什麼水果加工廠,顯然沒有建個商場當包租公來得舒服。
這樣一想著,他翻開身前桌面上的資料,對第三個專案著重的看了看,確實是個好地段無疑,旁邊有醫院,有學校,還有新起的居民區,建商場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行了,那就三號專案吧,給你們縣建個地標性建築。對了,你們有沒有什麼規劃?”李亞東直接拍板道。
所謂的“規劃”,是比較含蓄的說法,實際上他是想問政府方面有沒有什麼要求。
“我們的計劃是建一幢三層的大型商場,涉及服裝、五金、百貨等。將成為縣內最大、且檔次最高的商品集散地。”錢廣坤回道。
倒是與李亞東想法如出一撤,也沒什麼太苛刻的要求。笑了笑,又問,“有根據土地面積做過預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