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事情確實不能等,年終考在即,李亞東得趕在這之前,把此事給落實一下。
於是第二天,便載著小黃牛一起來到港大。
比較可惜的是,港大的現任校長高琨,並不在校,所以無緣一見。
這可是位牛人,說起名字,很多人或許不知,但如果提到他的兩個頭銜,大概就無人不曉了。
一個是“世界光纖之父”,一個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李亞東猜想,他更有點名譽校長的性質,這樣一個致力於搞科研的人,哪有太多時間處理瑣事,所以見不到人,也在情理之中。
在小黃牛的幫襯下,他找到學校的一位副校長,姓霍,卻是面生得緊。
霍校長倒並不知曉李亞東這一年來,在校的學習情況,所以聽說他是內地留學生後,臉上瞬間多出一絲笑容。
他去年有幸前往清華大學作交流,知道內地學生是如何的刻苦勤勉,那種對於知識的求知若渴,完全是香港大學生無法比擬的。
但凡是老師,對於勤奮好學的學生,向來沒什麼抵抗力。
“李同學,請問你找我有什麼事嗎?”他還特地用了普通話,非常流利。
這倒弄得李亞東有點不好意思,訕訕一笑,“霍校長,是這樣的,我有感學校對我的栽培,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授學之恩。學生自認目前小有能力,但見學校諸多設施並不完善,所以……”
他說到這裡頓了頓,見霍校長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詫異,嚥了把口水道:“想給學校捐點物資,當然,錢也行。”
聽他將一番話說完後,霍校長臉上的表情已經由詫異,演變成了驚訝,不敢置通道:“你……要給學校捐贈?”
“是的。”李亞東點頭。
“你真是從大陸過來的?”霍校長不得不重新詢問一遍,怕自己之前會錯了意。
“對。”
得到他肯定的答覆後,霍校長更為驚訝,瞪著眼珠子問,“你很有錢?”
實際上這本是一件好事,他應該高興才對。
有學生願意回饋母校,這不僅能改善學校的教學質量,更說明了他們育人有方,莫大的自豪。
可關鍵,內地經濟是個什麼情況,他心知肚明。
恕他直言,他並不覺得一名內地留學生,可以拿出一筆能稍微改善學校現狀的錢。
“不敢說很有錢,但至少有一些積蓄。”李亞東謙虛道。
“李同學,你有這個心,我甚感欣慰。”霍校長苦笑道:“但你的那些積蓄,想來積攢下來也不容易,你還是自己留著吧,學校每年有港府的財政撥款,以及各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援,其實資金壓力也不是特別大,你有心了。”
李亞東如何聽不出這話的意思,霍校長雖然說得很委婉,但潛臺詞實際上也非常明顯——瞧不上他的那點錢。
想想也是,這年頭內地居民年均收入不足一千塊港幣,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看,一個留學生,能拿出多少錢?
好了,即便他是來自於內地的富裕家庭,可據說,在內地“萬元戶”就屬於富裕家庭。
而那點錢,對於動輒一個研究專案便是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港大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