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隨意掃了一眼,便將報紙放下,笑著說道:“羅叔,這些我都知道,但中國有句老話,叫作盛極必衰,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什……什麼意思?”羅叔顯得不明所以,這句話他當然聽說過,只是用在此處,未免有些不太恰當吧?
當下的美股,可完全沒有衰敗的跡象。
李亞東心知肚明,想要說服現場幾位專業人士,並不容易,也只能神神叨叨的說道:“正好最近對你們也沒有什麼工作安排,你們不妨把美國今年的股市行情圖,與一九二九年的技術分析圖,找出來互相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兩者異常相像。每當股市向上的拋物線出現斷裂層時,市場都會出現大崩盤。”
這當然是李亞東在扯淡了,他哪裡懂什麼技術分析,也就是因為洞悉了歷史的走向,在這裡馬後炮罷了。
不過一九八七的大股災,與一九二九年的大崩盤有些相像的事情,倒也不是什麼秘密,等到這次股災之後,就有不少內業專家提出相關論據。
“一九二九?”
大家都是股票從業者,一九二九年發生了什麼,可謂最清楚不過。
當年美國股市經歷了七年大牛市,股市投機已成為美國文化的核心內容,美國最有錢的那撥人,全部彙集於華爾街,然而誰都沒想到,蓬勃發展了七年的股市,卻在十月底迎來了呈直線下跌式的崩盤。
當年參入股票投資的人數還不是很多,美國總人口約為1.2億,股票投資者僅佔0.83%,以這樣的比例看起來,似乎還不足以造成大的危害。
然而,就是因為這次股票崩盤,打了美國政府一個措手不及,隨後在糟糕的經濟政策之下,美國遭遇了整整十年的經濟大蕭條。
如此一來,一九二九年的股市崩盤,便從最開始的近百萬投資者,直接擴散影響到一億多的美國人。
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謂不大。
“老闆,你的意思是說……美國會遭遇金融危機?”羅叔瞪大眼珠子問,其他幾人也是一樣。
“不是金融危機,而是股災。”
李亞東正色道:“而且據我推測,此次股災的影響要遠勝一九二九年那次,畢竟那個時候很多國家的股票市場還未成形,而現在不同了,世界金融市場已經慢慢融為一體,牽一髮為動全身,美國又是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美股遭遇大崩盤,其他的股市,大多數恐怕同樣難以倖免。”
“什麼?!”
股災,對於股票從業者而言,無異於一劑鶴頂紅。一九七三年的香港大股災,在場眾人雖未全部參入其中,但那時已經都有十幾歲的年紀,可謂親眼見證了那段慘烈。
恒生指數從一九七三年三月九日的最高1774.96點,跌至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十日的150.11點,跌幅達到91.55%!
也就是說,香港金融市場陡然蒸發掉了九成多的資本,數以萬計的股民頃刻間傾家蕩產,跳樓者多不勝數。
有過來人曾回憶那段時日說,當你漫步在銅鑼灣,或是中環的金融商業圈樓底下時,很可能下一秒,便有一個人從天而降,在你面前摔成一灘爛泥。
這番話可絕非危言聳聽,當年的情況正是如此。
股災的危害,可見一斑。
“老闆,你這個應該也是猜測吧?”
“是啊,老闆,資料分析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能全然盡信啊。”
“老闆,做空的風險有多大,相信你也明白,我個人覺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單憑資料分析,未免有些草率。”
眾人一臉駭然,好容易才回過神兒來。
“行了……”李亞東揮手將他們打斷,知道他們都不希望股災發生,可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早有定數,該來的總是會來的,“我意已決,你們按我說的辦就行了。”
眾人一臉悻悻,你是老闆,你說了算。
可在座五人,包括何詩涵在內,其實心裡對他的做法,都存在很大的質疑。
開什麼玩笑,全球性的股災,說來就來,一點徵兆都沒有?
總感覺在聽故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