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等待了一個多月,就在李亞東幾乎要放棄的時候,顏瑋嫻託的一個朋友那邊,終於傳來了訊息,說胡生彪同意見一見望海大酒店的老闆。
而且,這個朋友還在電話裡告知,胡生彪之所以答應會面,不是因為李亞東酒店老闆的身份,似乎對他來自於首都的這個資訊,更加感興趣一些。
對此,李亞東倒是無所謂,只要能見到人就行。
8月9號這天,李亞東帶著齊家兄弟一起,離開了望海大酒店,在三亞城區找到了一輛小黃面,按照顏瑋嫻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位於城南的一家規模不小的工廠。
“師傅,知道這家工廠是幹嘛的嗎?”
一行三人在廠門口下了車,李亞東瞅了瞅,工廠應該剛建成不久,還未投入使用,門口連塊牌匾都沒有,也沒有門衛,不由向開車師傅打聽起來。
“聽人說……好像是要造汽車!”
“啥玩意兒?”李亞東眼珠子一瞪,小心肝差點沒嚇出來。
開車師傅撓了撓腦殼,嘿嘿笑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不知是真是假,你們來都來了,自己進去打聽一下不就知道了?”
說著,就轟著油門離開了。
“東哥,這個胡老大這麼牛啊,都有本事造汽車了?”齊龍有點不敢置信的問道。
“不可能!”
李亞東十分篤定的擺了擺手,開什麼玩笑,造汽車,中國以舉國之力,這個年代不過才三兩個汽車廠,胡生彪就算混得再好,也不可能有這個實力。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就連海馬汽車,都是八八年海藍建省後,才開始籌建的,而且還是由政府主導的專案。
換個層面講,汽車製造許可證,可不是那麼好拿的,想想李吉利就知道了,九十年代為了一張許可證,從浙省跑到川省,不惜重金收購一家倒閉企業,可謂費盡周折。
他可不相信胡生彪有這個本事,在一九八六年就能拿到汽車製造許可證,這玩意兒根本不是單靠錢就能搞到的,得靠關係,非常非常硬的關係。
不過齊龍有句話卻沒說錯,這位胡老大確實有點小牛。
李亞東透過顏瑋嫻的渠道,也對此人做過一些瞭解,早年不過就是一個街頭二流子,由於敢打敢拼,為人也講義氣,很快就闖出了一番勢力,隨後靠著從香港走私商品發家,然後在八四年的海藍走私車事件中,又大賺了一筆,確實有點家底。
這從眼前佔地幾十畝的廠房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以李亞東的估計,想要建起這片廠房,至少需要三個望海大酒店。
看這模樣,這傢伙是準備由社會大哥向企業家轉型了,算得上一個聰明人,此時開始漂白,還算為時不晚。
李亞東帶著齊家兄弟由光禿禿的廠門口走進,前面的幾間廠房都是空著的,裡面什麼也沒有,不過對方既然約在這個地方見面,就代表廠區裡肯定有人,於是又向後面找去。
臨近一幢三層的紅磚樓時,終於在旁邊一側的廠房外面看到了人影,並且還有“叮叮噹噹”的聲音從裡面傳出來,正準備走過去詢人問一下,路過廠房門口,李亞東不經意的向裡面瞟了一眼,才終於搞明白了,胡生彪弄這個工廠想要幹嘛。
這間廠方裡不是空的,擺放著一些看起來十分笨重的鐵疙瘩,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一面牆壁旁邊,停放著一排嶄新的摩托車,總有十幾輛,遠遠望去還能看到“honda”、“yamaha”等字眼,而且其中幾輛已經面目全非,被人拆得只剩下鐵架子。
胡生彪要造車不假,卻不是汽車,而是摩托車。
中國的造車史,正是如此誕生的,不管是造汽車,還是造摩托車,都是從國外買來樣品,然後來個五馬分屍,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研究。若是說到動手能力,或是說仿造能力,中國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強大的勞動人民,硬是在技術落後的前提下,生生的用鐵錘榔頭,敲出了一場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