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早前郭琦所說,這裡是沒有房子的,人全住在洞裡。
村裡來了一幫大學生,對於這個貧乏小山村來說,不亞於十二級地震,不管是大媽大嬸,還是老爺們小夥子們,全都火急火燎的往村口趕,沒別的想法,就想看看大學生都長啥模樣,他們這裡最有本事的人,就是村支書,初中畢業。
村支書是個留著山羊鬍的黑瘦中年人,李亞東猜測他歲數應該不是特別大,只是看起來顯老,頭上裹著白頭巾,明顯有些準備,熱情的走過來和李亞東一行一一握手,女生就免了,旁邊還有四個人挺胸收腹站成一排,約莫是村裡的幹部,看他們一板一眼的模樣,天知道這番流程私底下演練了多少回。
“你們能來到大龍村,我們真是太高興了,鄉親們,你們說是不是?”
“是!”
父老鄉親們都很熱情,某些流程雖然能看出明顯的排練痕跡,但大家表情中那種發自肺腑的喜悅,是無法裝出來的。
村支書姓馬,讓同學們稱呼他為老馬就行,熱情的招呼眾人去他家。
幾乎不用他吩咐,五六個在旁邊等候多時的小夥子,已經不由分說的上前從眾人手裡接過行禮。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沿著黃泥土路,向馬支書家走去,不過臨近門口,村民們就很自覺的散去,走了這麼遠的路,似乎只為送他們一程,民風真摯而淳樸。
一個還算乾淨的小院落,外圍用黃泥巴砌起了一個一人來高的院牆,背靠一座光禿禿的山崗,就在其上鑿了三口窯洞,很典型的陝北居住風格。
此時院子裡搭起了一堆篝火,旁邊擺好了一張大桌子,不遠處的木頭架子還綁著一隻肥碩的白山羊,幾名穿著補丁衣服的婦女,燒水的燒水,磨刀的磨刀,各自忙活著,不可能都是馬支書家裡的人,顯然是特地過來幫忙的村民。
李亞東瞭解西北地區的習俗,老話說“北人食肉”,西北居民喜食牛羊肉,認為菜是雞吃的,魚是貓吃的,只有肉才是人吃的。家裡來了客人,必須得上肉食,只是這麼大的一隻山羊,對於這個貧瘠的小山村來說,可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院子裡唯一沒穿補丁衣服的婦女,是馬支書的婆娘,臉上堆著笑容,提著暖水壺依次給大家倒茶,只是那笑容落在李亞東眼裡,總感覺有些牽強。
一個誰都沒注意到的空隙間,她掐了馬支書一把,然後率先走進窯洞。
馬支書讓大家先喝點茶水,不用客氣,就跟在自家一樣,然後就跟了進去。
“咋了?”
他婆娘盤著腿坐在炕上,顯得有些悶悶不樂,道:“不是說三五個人嗎,咋個這麼多,一頭羊都不夠吃的。”
馬支書倒不是妻管嚴,一聽火冒三丈,“你個缺心眼的婆娘,懂個啥,這些都頂有本事高階知識份子,未來的國家幹部,那跟我這個破村支書可不是一個檔次,都是大官,人家能來咱們這裡,你得躲在被窩裡偷著樂,咋個就不知好歹了?”
他婆娘還是沒聽進去,紅著眼睛道:“這麼多人,還要在村裡住一兩個月,整個村子都得被他們吃窮了!”
“吃窮了就吃窮了!”馬支書目光堅定,道:“大不了大家褲帶子緊緊,撐撐也就過去了,這些知識份子要是能給村裡的娃娃們教點東西,指不定咱們村也能出個大學生。就是將來能念咱們的個好,啥時候想起來了幫襯一把,大龍村也得換個模樣,好處多的很,你們這些臭娘們,就是頭髮長見識短。”
他婆娘被他罵得一愣一愣的,問道:“真的?”
“那還能有假!”
“額……”他婆娘大字不認識一個,哪懂什麼大道道,就知道整個村自家男人最有本事,他說的八成沒錯,瞬間雨過天晴,從炕頭上爬起。
“那行,我再去擀兩張面,怕待會兒不夠吃。”
“嗯……”馬支書露出欣慰的笑容,透過門簾的縫隙,望向院子裡,眼神越發堅定。
他家祖祖輩輩住在這裡,也窮苦潦倒了幾代人,這個小山村過去從沒有飛出去過金鳳凰,也沒有走進來過有能耐的人,他一心想要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可能力實在有限,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個機會,但不想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