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你還要幹嘛去?”郭琦體力沒他好,三兩個小時山路來來回回,已經累得夠嗆,回來後搬了張熱心老鄉送過來的馬紮,坐在外面就不想動了。
“沒事,你歇著吧,我去村裡轉轉。”
李亞東是正兒八百的行動派,既然大話已經放出去了,要帶郭琦和蘇薇吃香的喝辣的,自然就要行動起來,他剛才撿柴火的時候在附近山崗上檢視過,確實有小型獵物遊蕩的痕跡,這些經驗是從他三哥李亞軍那裡學來的,小時候總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面滿山轉,只是自己卻從未實踐過。
不過不打緊,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活了兩輩子的經驗告訴李亞東,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首先要敢於嘗試,敢於看輕所有的難題。就好像當初李吉利說:什麼叫汽車,汽車不就一張沙發加四個輪子嘛。當時很多人笑他傻,笑他不自量力,看,現在他不是一樣造出了汽車。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一句,話糙理不糙,放在任何時候,其實都是適用的。
昨天來得晚,並沒有好好打量大龍村,李亞東沿著黃泥巴土路走走瞧瞧,總算對這個貧瘠的村莊有了些瞭解,大概四十幾戶人家的規模,清一色的黃土窯洞,呈階梯式分佈在一座光禿禿的山崗上,一條土路盤旋向上,在最頂部的位置,李亞東看到一堵院牆,裡面飄揚著一杆鮮豔的五星紅旗,猜測應該是所學校。
從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上不難看出,它在整個村的地位是超然的,正如那堵院牆上用白漆刷出的七個大字——教育乃國之根本。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地方想要擺脫貧窮,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能在這樣貧瘠的小山村裡看到一所學校,看到當地老百姓對於教育的重視,李亞東心裡總歸有些小激動,好歹他也是做過老師的人,只是恕他這輩子腦子裡的乾貨實在太多,不能再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了。
他決定有空必須得上去看看,不過今天,他的目的卻並不在此。
一路走來,每路過老鄉家門口時,總會有人熱情的招呼他過去坐坐,他倒也不客氣,坐坐就坐坐唄,還會掏出兜裡的阿詩瑪來,只是大多老鄉都不接。
在一個聽說年輕時做過獵戶的劉老漢家裡,李亞東多坐了一會兒,當他掏出煙來時,劉老漢笑著擺手:“我抽不慣這個,別浪費了。”
說著,走進窯洞裡拿出一個銅菸斗,熟稔的從系在煙桿上的小黑袋裡,掏出那種估摸自己種植的菸草,填進菸斗中點燃。
這玩意兒孫衛國那傢伙也有一個,不過李亞東仔細觀摩過,他那隻不是純銅的,遠不如劉老漢手裡的稀罕。
“老爺子,問一下,這附近有山貨的吧?”
“有是有啊……”劉老漢砸吧了一口旱菸後,儘量放緩語速說道:“以前多,現在少了,就剩一些兔子和狍子,其他的都躲到大漠裡去了。”
李亞東心想有兔子和狍子就夠了,太大的傢伙他還真有點犯怵,又問道:“好抓不?”
劉老漢搖頭道:“不好抓咯,都變精了。”
李亞東跟他長聊了一會兒,得知他們以前打獵都是用土銃,劉老漢甚至還問李亞東要不要,好像如果他要的話,就能立馬給他拎出來一把一樣,李亞東連連擺手,聽說那玩意兒很容易走火,他還想多活幾年,再說他也不會用呀。
不過土銃李亞東雖然沒要,倒是問劉老漢討要了一點鐵絲,這玩意兒他一路走來每家每戶都問過,有些人家有,有些人家沒有,不算什麼值錢東西,現在倒是攥了一大把,足夠做幾個鐵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