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第一錘落下,李亞東無動於衷。
“啪!”
第五錘落下,李亞東微微挑眉。
“啪!”
第十錘落下,李亞東小小驚訝。
“啪!”
第二十錘落下,李亞東眼睛都瞪圓了。
關鍵他四姐臉不紅心不跳,腦門上連滴汗都沒有。
“你屬螞蟻啊你?”
“你才屬螞蟻呢,叫你瞧不起人。”李冬梅白了他一眼,有些小得意。
“好好,我錯了,我錯了……”李亞東趕緊投降,不服都不行。
就算他一口氣來二十下,也是夠嗆。
這時,胡秀英笑著說道:“力氣肯定還是小東大,不過這打餈粑是有技巧的,下錘要直,這樣才省力。”
“哦?”李亞東聽罷若有所思,倒還真不好讓四姐一直打,畢竟是姑娘家,幹這麼重的活不合適,接過石錘試了一下,擺成九十度直線捶下去,果然輕鬆不少,拔起來也輕鬆。
“娘,你咋不早說。”李亞東顯得有些幽怨的看他娘一眼,暗歎還是經驗不足啊,以前家裡有兩個哥哥,這種事情根本輪不到他。
胡秀英笑了笑,“你不是說要鍛鍊身體嗎?”
“……”
臨近中午的時候,兩塊餈粑總算打好了,分別放在簸箕裡,攤成一個大圓餅的形狀,上面撒上幾粒紅米,算是完成了初步工序。等它硬化之後,再用菜刀切成長條狀,就可以隨時食用,如果實在過年沒吃完,還可以用清水浸泡著儲存,一直能吃到明年開春。
中午工地下工,幾位泥瓦匠,加上留下幫忙的村裡人,一共十五六個,就在門外擺了兩張四方桌,胡秀英燒了一鍋大雜燴,就是魚啊肉啊加上蔬菜一鍋亂燉,有點東北菜的意思,用搪瓷盆盛著,一桌一盆,看是不好看的,但滋味其實不錯。
李亞東又從屋裡提出兩瓶酒,縣裡酒廠生產的高粱酒,48度。一桌一瓶,不敢多給,喝一點暖暖身子就行,畢竟是幹工地,安全第一。
下午又打了一塊粑,不過不是餈粑,材料用的是大米,準備製作“個兒粑”,工序也稍稍複雜一些,米粑從石臼中移出來後,要像包包子一樣揉成一條長長的麵糰,然後依照經驗撕成一個個小團,再用手捏成巴掌大小的圓餅狀。
這就是南方中部地區農村的特產——個兒粑。
一般是吃麵條的時候裡面加兩塊,口感迥異於餈粑,不粘口,還特別頂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