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在三亞灣逗留了一天,對於這邊的改變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況且是普普通通的平頭老百姓?
用異性相吸的法則出奇制勝,這大概也是現階段能給三亞灣換新顏的唯一途徑,不得不說顏瑋嫻這套策略的確奏效了。
包括她在內的幾位比基尼姑娘走到哪裡都是眾人焦點,男人在女人面前總是不吝嗇表現,而來到這邊玩的人,雖不見得都是老闆,但也不至於為了生計而疲於奔波,以至於周邊唯一的餐飲落腳點——望海大酒店,生意變得出奇的好。
李亞東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理性的觀察了一天,海灘人流確實有逐步增加的勢頭,倘若接下來顏瑋嫻妥善經營,未嘗不能讓三亞灣在這個年代小規模綻放一次,至少成為島內人民喜聞樂見的遊樂場所。如此一來,只需再撐幾年,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當天晚上,顏瑋嫻一臉疲態的拿著自己苦心做好的計劃書,找到李亞東。
“這就是你原先的規劃?”
李亞東接過來看了一遍,很詳盡,甚至還有簡易的規劃圖,不可能是臨時想出來的,酒店佔地三千五百平,旁邊還有露天水吧、淡水泳池、日光浴躺椅,包括水上裝備租賃等相關配套設施。
“是的。”顏瑋嫻點頭道:“我覺得這樣設計比較合理,當然,具體如何還要看你的意思。”
“好是好啊……”李亞東苦笑道:“可是很費錢。”
顏瑋嫻的費用預算是七十萬,這個數目八成還是做過刪減的,因為李亞東在規劃圖的上方能明顯看出拭擦過的痕跡,這也就意味著,她事先預想的酒店層數還要超過四層。
“那你的意思……”
“我撐死投資三十萬。”
直接砍掉一半還多,不可謂不狠。
不過李亞東有他自己的思量,霸佔三亞灣最好的黃金地段,想在這個年代建造一家酒店然後就一勞永逸,盼著它一直賺錢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到了九十年代這裡就會被一些財團給瞄上,到時人家新的酒店,新的設施,他拿什麼跟人家比?
說白了,現在建一家酒店能存活幾年很難講。
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東西幾年後就會日新月異,現在弄得過於高階其實得不償失,因為這個年代的客人並不挑剔,譬如每個房間都要配備浴缸這種事情,就完全沒有必要。
至於以後,投資小也有投資小的好處,與其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重新裝修弄得不倫不類,倒不如推倒重建,反正地皮還在。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那時他的資金狀況肯定也比現在好得多。
“三十萬?”顏瑋嫻蹙了蹙眉,這與她所想差距甚大。
“李先生,你可要考慮到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買地,五千平總歸不小,而且周邊還要拆遷,單是這些費用就不是一筆小數目,餘下的錢……”
這些李亞東自然考慮過,這兩個專案加起來,顏瑋嫻的預算是十五萬,但以純粹的商業眼光來看,他認為價格太高,海藍此時的土地並不值錢,真正的大頭是建設費用。
“你關心父老鄉親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我覺得還給他們的房子比原先的好就行,你覺得呢?”
李亞東這話說得很含蓄,但顏瑋嫻已經完全明白意思,這方面她確實有一定私心。
不過換個角度講,那些人是她的父老鄉親,又不是人家的,憑什麼要求人家付出更多?
“這點是我考慮不周,按你的意思辦,但總費用能不能追加一些?”她嘗試著做最後掙扎。
“不能。”李亞東直接擺手,態度堅決。
話都說到這份上,顏瑋嫻還能說啥,人家老闆不願意投,她也不能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