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天,晚上潘有利提出要請李亞東二人吃飯。
這筆買賣要真落地之後,他至少有幾千塊的進賬,自然不能吝嗇一頓晚飯。
況且在他看來,與這位背景神秘、資金雄厚的李老闆搞好關係,根本百利而無一害。
三人坐車繞著海口城區轉了老半天,令人詫異的是,在這座略顯凋零的城市深處,居然還隱藏著一家這個年代十分罕見的西餐廳。
“李老闆,怎麼樣?整個海口獨一份,咱們今晚也開開洋葷。”潘有利嘿嘿一笑,看得出來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
“小潘同志有心了。”李亞東回了個笑臉,不過說實話,西餐除了法式的以外,其他的很難入他的眼。
在他看來大多數西方國家是不懂飲食的,比起中餐的博大精深差遠了。
餐廳里人來人往,生意好的很,據潘有利介紹基本都是從事汽車生意的老闆,或是進島購車的有錢人。
裡面的格局算不上金碧輝煌,但也比尋常飯店氣派不少,燈光的色調明顯特意調配過,略顯昏暗,不過恰到好處,掩蓋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海藍汽車倒賣事件”其實帶有很強的“寓言性”。一個地區為了發展經濟,令制度的許多欠缺漸漸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求。中國改革的漸進特徵日益明顯,開始進入漫長的灰色地帶。
餐廳面積不小,不光有大廳,還有不少包廂,李亞東路過一間包廂門口時,透過縫隙看到酒桌上擺放著一摞現金,估摸著應該有四五萬的樣子。
如此看來這裡顯然並非只是吃飯的地方,倒更像一個“沙龍”、汽車倒爺的集中營。
客隨主便,潘有利沒有要包廂。看他拿著一本略顯“豪華”的選單左翻右翻的樣子,顯然對這裡並不熟悉,甚至很有可能是第一次來。
“李老闆,還是你來點吧。”
李亞東面前也放著一本選單,只是沒有翻開,聞言笑著點頭,總算選單沒有故意噁心人弄成英文的,菜品種類不算多,比如一道蛤蜊炒蛋就很奇葩。
徵得二人同意後,索性點了三份牛排,外加一瓶“法國紅酒”。是的,選單上甚至沒有酒莊名字,或是說它的名字就叫法國紅酒。
不過如果真是進口貨,也別管它是怎麼來的,在這個年代倒也難得。倘若能喝到波爾多,那就是意外之喜了,李亞東正是抱著這種心態才點的。
服務員也沒問牛排要幾成熟的,收了選單就走了,這讓李亞東心裡剛升起的那點小期待,瞬間土崩瓦解。
結果不出所料,牛排是全熟的,柴到不行,紅酒是一個沒見過的牌子,反正標籤上的外文他是看不懂,李亞東嚐了一口,且不說酒本身如何,單是口感就有很問題。
要知道海藍當下氣溫足有二十三四度,這還是因為晚上的緣故,酒喝到嘴裡是熱的,口感能好嗎?
原本李亞東其實不該這麼挑剔,但畢竟是在高檔餐廳用餐,總歸標準要更高一些,結果大失所望。
“這位先生,是牛排或是酒水有問題嗎?”
一個抹著鮮豔紅唇、身著一襲黑色連衣裙的女人走了過來。
李亞東側頭一看,不由微微一怔,主要這女人的面相太“現代”了,你在八十年代很難看到一個化著精緻妝容,穿著裁剪得體的連衣裙,甚至自然垂落的髮絲有種日後“空氣劉海”既視感的女人。
“哦……有點。”他隨即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