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邊走邊想,卻最終也沒想出個好辦法。最近總是覺得頭昏眼花,記憶力也越來越差了,反應也越來越遲鈍。
難道是老年痴呆了?可是分明我還不老對不對?
那是被人下了藥了?
寧王忽然站在了原地,此前一段時間他就越來越嗜睡,好像有睡不完的覺一樣,那時候就以為是閒的沒什麼大事可做,閒出來的毛病,現在一想好像真的有什麼不對,以前他向來是覺少的,因為母族勢力單薄,所以他一向特別努力,無論是讀書和練功夫,他都是下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多年養成的習慣,一晚上就睡兩三個時辰。
然而這種規律忽然被打破了,他卻現在才驚覺。
越想越覺得自己不對勁,好好個人忽然變成了這樣,放誰身上誰也一時接受不了,而且越這麼想著,越覺得自己是有問題。回去真得找個太醫好好看一看了,可是眼下的問題還是需要解決掉才行。
“寧王,現在要不要殺雞儆猴?”
“不可。到前面截住這些人,我說幾句話就好了。”
寧王若是再不出面,這還真就鬧到皇宮那邊去了。別說皇上見不見他們,就是讓皇上知道這件事,對他就是個不小的影響,他能不著急嗎?
“所有人都站住,等王爺過來說幾句話。”寧一功力深厚,說話的聲音也足夠大,所以倒是讓大家都停住了腳步,包括燕風的人。
有人就要問了,燕風的那些人為什麼不出招了?其實不是他們不出了,而是他們看見了皇上的人已經近在眼前。既然皇上已經知曉了此事,那麼他們的任務基本就完成了,而且他們也很好奇,寧王這次出來將會說什麼,總之遏制流言這件事算是徹底失敗了。
既然都已經宣告失敗了,他們也沒必要追的太緊,萬一事情無限擴大,被調查出來,不,他們不大可能被調查出來,但就算是這樣,被人懷疑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見好就收無疑是目前最為高明的選擇。
一根伸長的棍子來回晃動了幾下,然後他們的自己人都知曉了要傳達的意思,少了這些人的“蠱惑”,現場並沒有安靜多少,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想安靜其實也不容易。
於是他們又得“安撫”一番,“聽聽皇子怎麼說。”
“對,大家都聽聽,也許有了解決的方式也說不一定。”
“確實是這樣,皇上的事情多,到時候會不會有時間見我們也說不一定呢。”
各方安撫一番,人員慢慢安靜下來,只等寧王給個說法。
“大家安靜一下,聽我說幾句。”
寧王這麼一開頭,便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再說此前寧王也是一直走的親民路線,是以百姓們還算是比較認可他的,於是真的安靜了許多。
“我相信京兆府尹就在這裡不遠的地方,今天所有受冤枉的百姓,都去那邊登記。尤其是被搶奪了財務的百姓要到京兆府報案。
遏制流言本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演變成誣陷、誹謗、甚至公報私仇,奪人財務,這絕對不是我的初衷。
所以我對今天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抱歉。
如今風家小姐沒有找到,大燕國的燕王也沒有找到,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便有了這許多流言蜚語,很顯然,這些並不能說明什麼。
不管是雷霆震怒也好,不管是菩薩保佑風小姐也罷,總歸是沒有被證實的傳言,所以我希望百姓不要輕信,更不要傳播,弄得人心惶惶,議論紛紛。”
“可是我們想知道真相,明明就有人聽到了雷聲滾滾,還親眼看到了菩薩顯靈,怎麼就不能說了呢?懲惡揚善,這不是挺好的嗎?”
有人打斷了寧王的講話,不得不承認寧王說的很靠譜,也很有道理,但是我們親眼見過的事情,你總不能說我們是在造謠吧?
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百姓們期待一個真相倒是真的。傳言說的有鼻子有眼,再說南山那邊確實是有雷聲,平白無故地起了驚雷,又沒有雨,又沒有雪的,這難道不該往某人遭雷劈了的方向去想嗎?
為什麼不能這樣想?為什麼你們不讓說?難道不是心中有鬼嗎?
眾人的懷疑也只是懷疑而已,雖然寧王現在表現得很親民,但是天知道,他是皇子,他是因為遇到了危險才表現出這樣,他會每次遇到百姓都這樣?跟他們說我如何如何,而不是本王如何?
如果相信皇家的人,那麼他們就不是久居京城的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