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
“謝皇阿瑪。”姜辰站了起來,看向了康熙。
康熙,是《康熙王朝》中的康熙,是前世姓陳的明星演的。
劇中的他善於運用權術,工於心計,懂得恩威並濟,這也是他的制勝法寶,康熙在位期間勤奮好學、勵精圖治、整肅朝綱,年紀輕輕就能夠匿名考取進士,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學習。他平三藩、收復臺灣、徵噶爾丹,每一件都足以載入史冊。
“朕聽宜妃說,是你自己想娶馬爾泰的女兒的?”康熙問道。
“是,之前我在酒樓見過若蘭,在看到她的時候,兒臣就喜歡上了,所以想去求母妃的。”姜辰知道康熙的情報能力,所以也沒有隱瞞。
更何況,如果不找個藉口,康熙說不定還真以為是他看中了馬爾泰的身份了。
“你也年紀不小了,成親後收收心。”康熙看了姜辰一眼說道。
“皇阿瑪說的是。”姜辰應了一聲。
“陛下,張廷玉求見。”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
姜辰轉頭看到,發現是三德子。
《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角色。
劇中的三德子可說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為人聰明機智、善解人意,是康熙的貼心太監,用今天的話說應該叫“秘書”。他跟隨康熙出生入死,為康熙出謀劃策,甚至背黑鍋,但他同時又古靈精怪,有點自私,鬼點子特別多,是個非常出彩的角色。
“宣。”康熙說道。
“是。”三德子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胤禟,你先下去吧。”康熙擺擺手。
“兒臣告退。”
姜辰剛退出御書房就看到了張廷玉。
這個張廷玉是《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劇中的他字衡臣,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內閣學士,為人敏銳、正直,且才華卓著,深得康熙帝信賴,被委以宰輔重任。四阿哥繼位後,協助新君推行新政,而其恩寵如故,被封為保和殿大學士、軍機處大臣,在“八王議政”時,也是為數不多敢站出來為雍正皇帝說話的大臣。
按照胤禟的記憶,這張廷玉在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入值南書房。康熙四十四年後,多次隨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諸部。
如果能夠得到張廷玉的支援,謀權篡位的成功率就會增加,不過,張廷玉只效忠皇帝,所以,想要在登基之前得到張廷玉的支援是不可能的。
各種念頭在腦海中閃過,姜辰對張廷玉拱了拱手:“張大人。”
“見過九阿哥。”張廷玉行了一禮。
“張大人快進去吧。”姜辰也沒有和張廷玉多說,在這皇宮之中,他的一舉一動康熙都會知道的。
看到張廷玉進入御書房後,姜辰向外走去,同時腦海中想著年羹堯父子。
年羹堯父親年遐齡,他是透過滿人慣常的筆帖式入仕,歷任主事、郎中、御史、內閣侍講學士、侍郎,最後以封疆大吏巡撫的身份於康熙四十三年致仕。
而年羹堯是年家第一個正兒八經的文進士,他在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先後擔任過庶吉士、翰林院檢討、侍讀學士、內閣學士。
而年羹堯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成為當時還是雍親王胤禛的門人的。
為什麼是康熙四十八年呢?
這是因為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獲封雍親王,同時成為八旗鑲白旗的旗主,而隸屬於鑲白旗漢軍的年羹堯自然也就歸屬於胤禛門下。
所以,現在對姜辰來說,完全可以拿下年羹堯。
只不過胤禟是正藍旗的。
所以,現在他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就是利用關係將年羹堯從鑲白旗調到正藍旗。第二,就是謀權篡位後壓服年羹堯。
“先看看再說。”